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研究

作 者: 赵枫
导 师: 任浩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团队效能 商业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企业生态位 自组织
分类号: F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团队工作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步加大了在企业结构重组中的应用范围。而如何提高团队效能也已经成为当前团队管理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影响团队效能的因子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 本文提出团队可以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有机体,并借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来探索如何构建团队效能评价体系。文章首先从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理论、企业生态位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分析出发,分别定义和归纳了影响团队效能的3个一级因子和17个二级因子,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和修正这些因子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作用及其层次关系,接着在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团队效能的因子函数关系式和评价模型。 模型借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思想,将团队及其环境因素的总和作为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团队外部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所描述的环境因素以比较间接的方式影响团队效能。而在团队内部,静态方面有目标、规模、权力结构、工作规范、技能组合组成的团队设计因子,动态方面有士气、凝聚力、协调、学习、信任、领导、沟通、激励组成的团队过程因子,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最终对由团队的工作绩效、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团队继续工作的能力所描述的团队效能产生影响。 在模型的应用方面,本文还结合实证调研的结果,对如何提高团队效能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改进方法和建议,包括对非生物、生物环境因素的适应,对各个静态团队设计因子的合理选择和定位以及对各个动态团队过程因子的运行和管理建议。 最后,文章归纳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几个方面。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16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1-12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4
    1.2.1 研究方法  12-13
    1.2.2 研究思路  13-14
  1.3 主要创新点  14-16
第2章 文献综述  16-32
  2.1 关于团队的研究  16-19
    2.1.1 团队的定义  16-18
    2.1.2 团队的基本特征  18
    2.1.3 团队的类型  18-19
  2.2 关于团队效能的研究  19-26
    2.2.1 基本定义和内容  19-20
    2.2.2 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0-21
    2.2.3 评价模型研究  21-26
  2.3 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的研究  26-32
    2.3.1 定义和基本特征  26-28
    2.3.2 运行机制理论  28-32
第3章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32-44
  3.1 团队效能评价模型一级因子的归纳  32-36
    3.1.1 商业生态系统有机体—团队  32-35
    3.1.2 商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一级因子  35-36
  3.2 团队效能评价模型二级因子的选取  36-44
    3.2.1 环境因素二级因子  36-38
    3.2.2 团队设计二级因子  38-40
    3.2.3 团队过程二级因子  40-44
第4章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44-58
  4.1 调查问卷简介  44-46
    4.1.1 内容设计  44-45
    4.1.2 调查对象  45-46
  4.2 调查问卷分析  46-54
    4.2.1 信度分析  46-49
    4.2.2 描述性分析  49-50
    4.2.3 因子分析  50-54
  4.3 团队效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54-58
    4.3.1 主成分描述  54-56
    4.3.2 模型构建  56-58
第5章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应用  58-69
  5.1 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协同进化的体现  58-59
  5.2 团队内部设计方法—生态位的选择  59-63
    5.2.1 相关比率分析  59-62
    5.2.2 其他改进建议  62-63
  5.3 团队内部运行过程—自组织的作用  63-69
    5.3.1 相关比率分析  63-66
    5.3.2 其他改进建议  66-6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9-71
  6.1 结论  69-70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4
附录A 团队效能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74-78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8
  个人简历:  78
  已发表论文:  78
  研究报告:  78

相似论文

  1.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化机理研究,F426.21
  3. LTE-A异构网络中的自组网技术研究,TN929.5
  4. 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设计及其路由算法研究,TP391.44
  5. 基于语音生成和获取中声音分类学习的神经模型研究,TN912.3
  6.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分布式广域后备保护研究,TM774
  7. 基于Agen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TN929.5
  8. 面向股票价格指数多步预测的混合模型研究,F224
  9.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QoS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10. 膜蛋白跨膜螺旋结构预测研究,Q51
  11. DTN网络中路由研究及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TN929.5
  12. 基于RSSI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室内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TN929.5
  13. 研发团队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及团队效能间关系研究,F224
  14. 无线自组织网络可信AODV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15. 一种自组织的群体机器人聚集算法的研究,TP242
  16. 基于核自组织映射的时间序列预测研究,O211.61
  17.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机协同突防航迹规划方法研究,V249.1
  18. 高校科研团队协作相关因素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G644
  19.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连通性研究,TN929.5
  20. MANET网络地理路由中的位置服务研究,TN929.5
  21. 面向SIC的无线自组网MAC协议设计与实现,TN929.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