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京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变化及调优措施

作 者: 刘存丽
导 师: 宗良纲;董雅文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空间格局 GIS 功能区划 南京市
分类号: Q1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3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作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景观生态学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际应用所必然产生的研究领域。通过分析区域景观生态类型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对它们进行判断、综合与评价,设计出与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结构,提出景观生态系统优化的途径与措施,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长江三角洲的特大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外延拓展和内部改造的力度加大,改变了景观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又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景观生态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控,优化景观生态空间布局。同时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市生态城市规划、南京市生产力布局规划、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都需要景观生态格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支持。 本文以南京市整个市域为研究范围,以RS和GIS技术为研究手段,依据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规划等理论,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切入大城市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与功能评价及优化的应用研究,以探索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增强与人类活动强度异常巨大的情况下,景观生态学在我国大城市区域规划及生态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根据资料分析与实地现场调查,把南京市的景观划分为8种类型:水田、旱地、林地、水体、城镇、农村居民地、工矿和其他用地。建立了一套包括指标体系包括:景观单元特征指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和斑块的分形维数);景观多样性特征指标(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招数);景观空间构型特征指标(聚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和景观连接度特征指标(连通性指数和网络环度指数)的指标体系。 基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南京市1988年、1995年、2003年三期TM影像解译属性数据库,对南京市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以及整体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3年,南京市整体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及不同景观组分之间的变化明显。斑块数目明显增多,整体边界密度自1995年以来上升较快,分形维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南京市的景观格局优势度越来越小,斑块间的面积差异在逐渐缩小。从空间演化上分析,水

全文目录


原创性声明  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4
目录  4-7
表目录  7-8
图目录  8-9
摘要  9-11
ABSTRACT  11-14
第一章 绪论  14-23
  1.1 选题背景  14-15
  1.2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5-19
    1.2.1 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5-16
    1.2.2 国内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6-18
    1.2.3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研究概况  18-19
  1.3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19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20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20-23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30
  2.1 概念界定  23-25
    2.1.1 景观  23
    2.1.2 景观生态学  23-24
    2.1.3 城市景观生态学  24-25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28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  25-26
    2.2.2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6-28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8
  2.4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28-30
第三章 南京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  30-54
  3.1 研究区概况  30-32
    3.1.1 自然概况  30
    3.1.2 经济发展基础  30-32
  3.2 景观生态要素分类  32-37
    3.2.1 景观生态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32-33
    3.2.2 南京市景观生态分类  33-37
  3.3 南京市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  37-42
    3.3.1 单元特征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37-38
    3.3.2 景观异质性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38-39
    3.3.3 空间构型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39-40
    3.3.4 景观连接度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40-41
    3.3.4 景观连接度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41-42
  3.4 南京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  42-54
    3.4.1 景观单元特征分析  42-46
    3.4.2 景观类型异质性分析  46-47
    3.4.3 景观类型的空间构型分析  47-48
    3.4.4 景观连接度分析  48-54
第四章 南京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54-70
  4.1 南京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4-59
    4.1.1 景观空间格局总体特征及动态变化  54-57
    4.1.2 景观格局区域差异及动态变化  57-59
  4.2 南京市景观生态类型空间转化分析  59-64
    4.2.1 GIS空间叠加分析  59-62
    4.2.2 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分析  62-64
  4.3 南京市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64-70
    4.3.1 驱动因素分析  65
    4.3.2 驱动力分析  65-70
第五章 南京市景观生态功能评价区划  70-85
  5.1 景观生态分区的思路  70-71
  5.2 景观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  71
  5.3 南京市景观生态功能分区方法  71-77
    5.3.1 地形地貌因素分析  72
    5.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72-75
    5.3.3 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  75-77
  5.4 南京市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及评价  77-85
    5.4.1 六合浦口岗地丘陵景观生态功能提升区(Ⅰ)  77-79
    5.4.2 沿江低山丘陵景观生态功能建设区(Ⅱ)  79-80
    5.4.3 秦淮河流域低山丘陵景观生态功能整合区(Ⅲ)  80
    5.4.4 滨湖平原与岗地景观生态功能维持区(Ⅳ)  80-85
第六章 南京市整体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措施及建议  85-90
  6.1 南京市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  85-86
  6.2 景观生态优化的基本原则  86-87
  6.3 南京市域景观生态优化措施  87-90
    6.3.1 南京主市区发展生态调控  87-88
    6.3.2 重点城镇布局生态优化  88
    6.3.3 乡村发展生态引导  88
    6.3.4 城乡一体生态统筹  88-89
    6.3.5 生态廊道合理布局  89-90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90-92
  7.1 结论  90
  7.2 创新点  90-91
  7.3 研究展望  91-92
参考文献  92-97
致谢  97-98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98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4.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5.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6.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7.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8.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9.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0.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11.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2.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3.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14.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探讨,D630
  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16.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7.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8.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19. 基于“空间定位”的GIS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G633.55
  20. 新一代青岛市数字城建档案馆的设计与实现,G270.7
  21. 盘锦市区划地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普通生物学 >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