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早期夏文化研究

作 者: 杨树刚
导 师: 张国硕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早期夏文化 早夏文化 新砦期 考古学文化 夏文化探索 王湾 遗存 二里头文化 上游地区 早期国家
分类号: K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开展夏文化探索,对于夏王朝及先夏历史的研究,以及早期国家与文明形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夏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展以来,学界对于二里头一至四期遗存都是夏文化的认识趋同的情况下,早期夏文化问题开始成为热门课题。 本文在概括学界有关早夏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遗存、二里头一期遗存进行重点分析,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王湾三期文化作为独立发展的考古学文化,以嵩山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类型——煤山类型和王湾类型,前者的发展水平高于后者;新砦期遗存与二里头一期遗存之间具有明确的演进关系,同属于二里头文化,它们与王湾三期文化分属于不同性质的考古学文化。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及时空对比分析,认为早期夏文化应包括夏启时期的新砦期遗存及太康到少康中兴以前的二里头一期遗存。 早期夏文化的渊源学者多有论述,本文认为王湾三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最直接、最主要的源头,且煤山类型的诸多因素为早期夏文化所承袭,故颍水上游地区在早夏文化形成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早夏文化也含有不少豫东、豫北的文化因素,因而夏文化的源头又是多元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  3-5
一、 早期夏文化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5-8
  (一) 意义  5-6
  (二) 现状  6-8
二、 王湾三期文化分析  8-21
  (一) 分区与分期  8-19
    Ⅰ 嵩山南区  9-14
    Ⅱ 嵩山北区  14-19
  (二) 南北二区之关系  19-21
  (三) 年代  21
三、 关于新砦期遗存  21-25
  (一) 发现与命名  21-22
  (二) 文化内涵  22-24
  (三) 年代与性质  24-25
四、 二里头一期遗存探析  25-28
  (一) 分布  25
  (二) 文化内涵  25-27
  (三) 年代  27-28
五、 早期夏文化的指认  28-33
  (一) 夏年小议  28-30
  (二) 夏都斟寻与二里头遗址  30-31
  (三) 夏启与新砦期遗存  31-32
  (四) 早期夏文化的指认  32-33
六、 早期夏文化的渊源  33-37
结语  37-45
附表  45-49
附图  49-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及族属研究,K872
  2. 杭州市工业遗存景观更新研究,TU986
  3. 循环经济理念下工业建筑遗存的经济价值研究,TU-87
  4. 基于隐性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研究,TU984.113
  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性质研究,K878
  6. 二里头文化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交流研究,K871.7
  7. 下冯塘遗址研究,K878
  8. 河南淅川龙山岗遗址动物遗存分析,K878
  9.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F832.7
  10. 六安皋城历史遗存城市设计研究,TU984.114
  11. 工业建筑遗存有机更新方法研究,TU27
  12. 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K872
  13. 豫东地区夏商时代文化研究,K871
  14. 广东唐宋时期瓷窑遗存初步研究,K878.5
  15. 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聚落考古学研究,K878
  16. 察汗乌苏墓地察吾乎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探析,K878.8
  17. 新砦期遗存辨析,K871.2
  18. 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K871.2
  19. 陕西白水下河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与研究,K878
  20. 地方历史遗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G633.51
  21. 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三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 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