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喜洲白族古民居研究

作 者: 郝锋艳
导 师: 侯卫东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关键词: 喜洲白族古民居 村落布局 独特性与艺术性 继承与发展
分类号: TU24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喜洲为隶属于大理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而且也是大理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喜洲,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基础的影响下,产生了特定的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典型民居聚落——云南省大理市喜洲白族古民居建筑群。 本文是对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包括村落布局形态、民居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形式、室内外装饰等。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对大理喜洲白族古民居发展的背景进行阐述与分析,着重讨论了历史、自然、地理及气候、人文、经济与宗教等方面对喜洲古民居建筑群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与第四章,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对喜洲古民居建筑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以显示出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的独特性与艺术性:(1)研究了喜洲古民居村落形态与特征:(2)从古民居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用材、建筑装饰等方面来探讨民居单体建筑的特点。第三部分,即第五章,着重讨论喜洲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主要是通过对喜洲古民居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古民居建筑群的保护提出建议,并且为喜洲白族现代民居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并且使之能与古民居建筑群相协调发展。第四部分,即第六章结论部分,归纳和总结大理喜洲白族古民居建筑的特点。

全文目录


1.绪论  11-19
  1.1 课题的来源和提出  11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  11-14
    1.2.1 民居的定义  11-12
    1.2.2 民居的起源与演进  12-13
    1.2.3 民居的研究方法  13
    1.2.4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3-14
  1.3 国内外对民居研究的现状  14-15
    1.3.1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4
    1.3.2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14-15
  1.4 云南白族民居研究现状  15-16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17
    1.5.1 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整理和鉴别,作为保护这历史文化遗产的依据  16
    1.5.2 传承优秀文化,发挥指导意义  16
    1.5.3 收藏特殊史料价值,补白建筑历史意义  16-17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研究框架  17-18
  本章注释  18-19
2 喜洲古镇民居发展的历史背景  19-27
  2.1 喜洲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  19
  2.2 喜洲古镇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19-20
  2.3 古镇的人文文化背景  20-21
  2.4 古镇的经济基础  21-22
  2.5 喜洲村的宗教信仰  22-26
    2.5.1 祖先崇拜  23
    2.5.2 本主文化  23-24
    2.5.3 佛教文化  24-25
    2.5.4 道教文化  25
    2.5.5 伊斯兰教文化  25-26
  本章小结  26
  本章注释  26-27
3 喜洲民居的基本特征  27-56
  3.1 喜洲民居村落形态及特征  27-32
    3.1.1 村落格局及聚居环境  27-29
    3.1.2 喜洲民居村落形态构成  29-31
    3.1.3 喜洲村落空间环境意象  31-32
  3.2 喜洲传统民居特点  32-40
    3.2.1 民居的演化过程  32-33
    3.2.2 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33-40
    3.2.3 喜洲古民居建筑的面积  40
  3.3 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40-45
    3.3.1 建筑结构体系  40-44
    3.3.2 建筑材料  44-45
  3.4 建筑抗震技术  45-46
  3.5 院落空间与外部造型处理  46-49
    3.5.1 院落空间  46-47
    3.5.2 外部造型  47-49
  3.6 典型民居院落分析  49-54
    3.6.1 七尺书楼(大界巷8号)(见附录一)  49-50
    3.6.2 赵廷俊大院(大界巷21号)(见附录二)  50-52
    3.6.3 杨卓然大院(染衣巷-2号)(附录三)  52-54
  本章小结  54
  本章注释  54-56
4 喜洲民居的文化与建筑装饰研究  56-71
  4.1 文化交流与白族民居的地域性特征  56-58
  4.2 尚白的审美特征  58-59
  4.3 建筑装饰  59-69
    4.3.1 门  60-62
    4.3.2 照壁  62-63
    4.3.3 墙面  63-65
    4.3.4 门窗隔扇、梁柱、梁头  65-67
    4.3.5 铺地  67-69
  本章小结  69-70
  本章注释  70-71
5 喜洲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  71-77
  5.1 喜洲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  71-73
  5.2 喜洲传统民居的继承与保护  73
  5.3 喜洲传统民居聚落的环境保护  73-74
    5.3.1 现状评估  73-74
    5.3.2 保护原则  74
    5.3.3 保护方法及手段  74
  5.4 喜洲民居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74-76
    5.4.1 现代民居环境的改变  75
    5.4.2 民居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75-76
  本章注释  76-77
6 结论  77-80
  本章注释  79-80
附录  80-91
致谢  91-92
参考文献  92-94
图表索引  94-96

相似论文

  1. 《聊斋志异》仿作研究,I207.419
  2. 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61
  3. 论张书旂对任伯年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J212
  4. 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研究,A811
  5.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A849.1
  6. 六安皋城历史遗存城市设计研究,TU984.114
  7. 冯延巳与南唐词坛,I207.23
  8. 论刘德海琵琶新语汇,J632.33
  9.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I207.411
  10. 以宋画为例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J209.2
  11. 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D422.6
  12.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分类研究,G257
  13. 论“李家山水”,J209.2
  14. 胡锦涛对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849.1
  15. 皖南地区建筑创作中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发展研究,TU-86
  16. 论叶圣陶语文教材建设的多向探索,G633.3
  17. 论在风景创作中对水彩本体语言的追求,J215
  18. 许印芳诗学思想,I207.25
  19. 从《金匮》方现代应用信息分析看《金匮》学术的继承和发展,R222
  20. 《聊斋志异》与其后的传奇小说比较研究,I207.41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居住建筑 > 传统住宅(民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