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油水两相水平管流动规律研究

作 者: 张丽娜
导 师: 郑云萍
学 校: 西南石油学院
专 业: 油气储运工程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水平圆管 流型 摩阻压降
分类号: TE8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34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油水两相混合流动是石油工业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其流动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油水两相流动的复杂性,其研究进程远远落后于气-液两相流的研究,已经成为多相流研究、多相混输技术、计量技术进一步研究的障碍。本文对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分类、流型过渡准则和摩擦压降预测模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油水两相流既可以表现出牛顿流体性质,又可以表现出非牛顿流体性质。在以往的流型分类中,要么只对表现出牛顿流体性质的油水两相流进行分类,要么将这些性质混为一谈。本文根据油水两相流的流变学特性,对其进行重新分类,主要分为牛顿流动流体和非牛顿流动流体两大类,每一类中又根据具体的流动形态分为若干子类。 准确确定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对研究油水两相流动规律有重要意义。流型判断可以采用流型图,也可以计算流型判断系数。但是,在计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油水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时,需要知道流型转化的数学物理模型。本文深入探讨了流型之间的转变机理和过渡准则。对各流型之间的转变进行解析分析,得到分层流、分散流和环状流的流型稳定性判别式。并对分散流中的反相现象进行详细的探讨。 压降计算是油水两相水平管流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几种主要流型的流动形态和压降特征,建立油水分层流动、分散流动和环状流的摩擦压降预测模型,并探讨了影响摩擦压降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 为了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编写油水两相流计算程序,选用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可用实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基本吻合。

全文目录


1 绪论  8-19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9-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7
    1.3.1 油水两相流发展简史  11-12
    1.3.2 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及转变机理研究  12-14
    1.3.3 管材对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  14-15
    1.3.4 油水两相流压力梯度预测模型  15-17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17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7-19
2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参数和基本方程  19-34
  2.1 油水两相流的基本参数  19-24
    2.1.1 质量流量、质量流速和质量相含率  19-20
    2.1.2 体积流量、体积流速和体积相含率  20-21
    2.1.3 两相混合流速和各相真实流速  21-22
    2.1.4 截面相含率  22
    2.1.5 滑动比和滑移速度  22
    2.1.6 漂移速度和漂移流密度  22-23
    2.1.7 两相混合物的密度  23-24
  2.2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方程  24-34
    2.2.1 油水分层流动模型基本方程  25-27
    2.2.2 油水分散流动模型基本方程  27
    2.2.3 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  27-30
    2.2.4 漂移模型基本方程  30-34
3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划分和流型图  34-55
  3.1 概述  34-35
  3.2 流型的测量方法  35-38
    3.2.1 直接测量法  35-37
    3.2.2 间接测量法  37-38
  3.3 流型的辨识与划分  38-45
    3.3.1 一种新的流型分类方法  38-39
    3.3.2 牛顿流体流动  39-43
    3.3.3 非牛顿流体流动  43-44
    3.3.4 牛顿流体性质的流型分类系数  44
    3.3.5 牛顿-非牛顿流体流型分类系数  44-45
  3.4 流型图  45-49
    3.4.1 Trallero流型图  45-46
    3.4.2 N(a|¨)dler&Mewes流型图  46-47
    3.4.3 陈杰流型图  47-48
    3.4.4 吴铁军流型图  48-49
    3.4.5 几种流型图的差异分析  49
  3.5 流型研究展望  49-55
4 油水两相流流型转变机理及流型过渡准则  55-79
  4.1 概述  55-56
  4.2 分层/分散流动的转变机理及分层流稳定性判定准则  56-66
    4.2.1 分层/分散流的转变机理  56
    4.2.2 油水两相分层流动稳态时的基本方程  56-60
    4.2.3 界面波的稳定性准则  60-64
    4.2.4 结构稳定性的判断准则  64-66
  4.3 分散流动的稳定性判据  66-69
    4.3.1 分散流稳定性的预测基础  66-67
    4.3.2 分散流稳定性判别式  67-69
  4.4 环状流转变边界  69-73
    4.4.1 物理现象描述  69-70
    4.4.2 环状流的基本方程  70-71
    4.4.3 环状流稳定性判别式  71-73
  4.5 反相  73-79
    4.5.1 反相发生的范围  73-74
    4.5.2 反相预测模型  74-77
    4.5.3 影响反相的主要因素  77-79
5 油水两相水平管流摩擦压降分析  79-89
  5.1 概述  79-80
  5.2 分层流动的摩擦压降模型  80-82
    5.2.1 基本方程  80-81
    5.2.2 剪切应力和摩擦压降计算  81-82
  5.3 分散流动的摩擦压降模型  82-84
    5.3.1 有效粘度  82-83
    5.3.2 均相模型的摩擦压降计算  83-84
    5.3.3 其他混合流动流型的摩擦压降  84
  5.4 环形流动的摩擦压降模型  84-86
    5.4.1 环散流流型的摩擦压降  84-85
    5.4.2 环核流流型的摩擦压降  85-86
  5.5 油水两相水平管流摩擦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86-89
    5.5.1 液体流速与含水率的影响  86-87
    5.5.2 管材的影响  87-89
6 程序编制与计算  89-101
  6.1 计算程序的编制  89-92
    6.1.1 计算程序的运行环境与说明  89
    6.1.2 计算程序能够实现的功能  89-90
    6.1.3 程序运行界面  90-92
  6.2 模型验证  92-101
    6.2.1 流型分类系数计算  92-94
    6.2.2 流型判断及结果分析  94-99
    6.2.3 压降计算及结果分析  99-101
7 全文结论及建议  101-104
  7.1 全文结论  101-102
  7.2 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02-104
致谢  104-105
参考文献  105-109

相似论文

  1.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小管道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研究,O359.1
  2. 一类半严格反馈型非线性参数化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13
  3. 应用截面检测技术和V型内锥式流量计的两相流测量,O359
  4. 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研究,TK124
  5. 穹窿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研究,TB126
  6. 基于MCGS控制的多相流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其实验应用,TV131.6
  7. 葡北油田集油系统合理生产参数界限研究,TE866
  8. 基于分流法的高分辨率电导含水率计的设计及实验研究,TE311
  9. 集流式电磁流量计应用于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测量的研究,TH814.93
  10. 垂直上升管内两相流旋涡脱落特性研究,O359
  11. 油水两相流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O359
  12. 水平油水两相流相含率电容传感器优化及设计,TP212
  13. 动态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TQ051.84
  14. 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检测研究,O359.1
  15. 加压溶气法清洗反渗透膜污染及相关流型研究,X703
  16.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ERT系统流型辨识研究,TP391.41
  17. 青海省驼路沟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P618.62
  18. 气液两相流流型特征提取及信息融合方法研究,TP274
  19. 气液两相流流动结构多尺度及非线性特性分析,TP274
  20. 水平管道油—气两相流段塞流特性的实验研究,U17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 油气输送与运输 > 管道输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