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研究

作 者: 谢灵丹
导 师: 蔡旺锋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微通道 两相流型 固体颗粒 传质 增强因子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固体颗粒强化气液传质,是化工过程的强化手段之一。同时微反应器小尺寸产生的优势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过程强化、反应安全、数量放大等特点引领反应器设计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微通道内研究微米级颗粒对气液两相流型和气液传质的影响。并引入无因次群,极性材料,覆盖率等概念解释观察到得现象。流型实验部分在自制的直径为507μm和621μm的玻璃微通道中进行,以CO2-H2O为两相流体系,观察到不同气液流速下微通道内分别出现泡状流、Taylor流以及Taylor-环状流三种流型。并通过两种通道流型分布图考察了一定的气液流速条件下,不同管径的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型的变化,以及对比超细CuO固体颗粒加入前后流型分布图的变化。传质实验部分在507μm的玻璃微通道内进行,考察不同种类的固体颗粒,对CO2-H2O体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同的固体颗粒的加入会对气液间的传质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活性碳,作为非极性颗粒,能较大幅度的增强微通道内极性溶剂水的吸附性。金属氧化物颗粒对气液传质增强因子的影响,表现为在某一颗粒浓度达到最大值。增强因子与颗粒在气液界面的覆盖率有关。随颗粒浓度增加,表面覆盖率达到它的极限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文献综述  7-24
  1.1 引言  7-8
  1.2 固体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8-10
    1.2.1 固体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机理  8-9
    1.2.2 固体颗粒对气液传质的主要影响参数  9-10
  1.3 微反应器  10-23
    1.3.1 微反应器的概述  10-12
    1.3.2 微反应器的制作  12-13
    1.3.3 微反应器内的传热和传质  13-14
    1.3.4 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型  14-18
    1.3.5 微通道内的Taylor 流  18-21
    1.3.6 微通道内气泡的液柱形成过程  21-23
  1.4 论文的提出及主要工作  23-24
第二章 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两相流流型的影响  24-38
  2.1 实验试剂  24-27
    2.1.1 二氧化碳  24-25
    2.1.2 超细氧化铜颗粒  25-27
  2.2 实验流程  27-28
  2.3 实验装置  28-30
    2.3.1 实验设备  28
    2.3.2 微通道管  28
    2.3.3 CCD 高速相机  28-30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0-37
    2.4.1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  30-32
    2.4.2 固体颗粒对微通道内气液流型的影响  32-35
    2.4.3 细微颗粒对气液流型的影响  35
    2.4.4 微通道尺寸对气液流型的影响  35
    2.4.5 影响机理分析  35-37
  2.5 本章小结  37-38
第三章 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38-53
  3.1 实验流程  38-39
  3.2 实验方法  39-42
    3.2.1 微通道  39-40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0-41
    3.2.3 实验操作  41-42
  3.3 实验数据处理  42-44
    3.3.1 传质系数计算公式  42-43
    3.3.2 传质增强因子  43-44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52
    3.4.1 微通道内活性碳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44-46
    3.4.2 微通道内CuO 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46-49
    3.4.3 微通道内Al_2O_3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49-52
    3.4.4 其他金属氧化物颗粒  52
  3.5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53-55
参考文献  55-63
符号说明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片状农业物料滚筒干燥计算机模拟,S226.6
  2.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3.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4. 燃煤飞灰比电阻预测模型,X701.2
  5. 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内的传热与流动的实验和模拟研究,TK124
  6. MCP端面电子反射对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TN144
  7. 曝气塔中气—液传质及对臭氧高级氧化动力学的影响,X703
  8. X光分幅相机结构优化及其增益机理研究,TH74
  9. 细胞低温冻存传质学模型,R318.52
  10. 生物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X703
  11. 膜吸收脱除废水中氨氮及盐体系对氨传质性能影响的研究,X703
  12. 钙基吸收剂碳酸化煅烧循环分离CO_2实验研究,X701
  13.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烟叶烘烤过程模拟技术研究,TS41
  14. 高压底吹氮法高氮钢冶金实验研究,TF763.1
  15. 关于气液传质中Marangoni效应的实验研究,TQ021.4
  16. 微尺度流体流动和混合的LBM模拟,TQ021.1
  17. 填充密度对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精馏分离性能的影响,TQ028.31
  18. 水流动状态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传质作用的影响,X703
  19.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研究,TB383.1
  20. 滴膜交替流动新型萃取工艺的研究,TQ028.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