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维矿图可视化研究

作 者: 朱延华
导 师: 徐泮林
学 校: 山东科技大学
专 业: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关键词: 三维建模 二次开发 定制 可视化 VBA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煤矿生产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图形的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除了利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工业广场平面图等生产必备图以外,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三维立体图,这种三维立体图在生产指挥、生产管理、开采优化设计等方面,都能获得二维平面图所无法比拟的效果。目前我国对煤矿的三维建模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专业制图软件也随之诞生,目前在生产单位常用的有:AutoCAD、MapGIS、EasyMap等。具体到矿业单位来说,AutoCAD以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等优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AutoCAD是一种设计和绘制二维及三维图形的软件,用户可以使用它来创建、浏览、管理、打印、输出图形。AutoCAD是一款极其灵活和开放的应用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开放式的接口,允许用户通过这些接口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利用VBA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VBA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开发绘制二维及三维矿图的命令,如菜单定制、线型定制、窗体设计等。2).利用AutoCAD创建三维巷道模型及立井模型,实现三维矿图的自动化绘制。3).实现三维矿图可视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体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15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及立论背景  11-12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3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5
2 AutoCAD的定制  15-26
  2.1 AutoCAD定制概论  15-16
  2.2 VBA开发工具简介  16-17
  2.3 菜单的定制  17-20
  2.4 线型的定制  20-24
  2.5 窗体的设计  24-26
3 三维立体绘图  26-37
  3.1 三维坐标系  26-27
  3.2 三维显示功能  27-28
  3.3 三维对象的3类模型  28-29
  3.4 创建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  29-37
4 三维矿图建模  37-50
  4.1 巷道中线建模  37-40
  4.2 巷道断面建模  40-43
  4.3 三维巷道建模  43-47
  4.4 立井建模  47-50
5 三维矿图的可视化实现  50-57
  5.1 菜单的设计及加载  50-53
  5.2 三维矿图可视化功能介绍  53-57
6 结论与展望  57-59
  6.1 本文的工作  57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57-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4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64

相似论文

  1. 导弹虚拟试验可视化技术研究,TP391.9
  2.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3. 医学超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TP391.41
  4. 基于网络的服装款式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S941.2
  5.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6.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大规模定制家具开发和生产解决方案的研究,TS664
  7. 内衣人台的雏形设计,TS941.2
  8.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9. 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研究,S511
  10. 虚拟手术中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TP391.41
  11. 基于模型的小麦根系可视化研究,S512.1
  12. VBA环境下三维矿图的绘制,TP391.72
  13. 立式数控铣削仿真加工系统研制,TG547
  14. 中国传统旗袍创新设计的应用与研究,TS941.2
  15.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材二次开发研究,G423.07
  16. 虚拟校园三维场景表现方法与实现,TP391.9
  17. 基于AutoCAD的机械设计辅助工具的研究与开发,TH122
  18. 汕头三维仿真网络城市系统的设计与应用,TP311.52
  19. 基于大规模定制视角的关系营销策略研究,F274
  20. 铸造工艺CAD软件开发,TP391.72
  21. 基于医学图像序列匹配的分割及三维建模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