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研究

作 者: 潘泽江
导 师: 雷海章;曹明宏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 比较优势 区位商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71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内某些产业受集聚规模效益的驱动,向特定的地理区域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呈带状分布的农业产业集聚区域。本研究主要是尝试运用积聚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进行的初步探讨。 本文主要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湖北实际,从实践意义上回答以下问题:湖北省到底有哪些农产品属于优势农产品?其产业带又如何加以划分?这些产业带又应如何进行重点建设?以及配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进行哪些制度变迁和创新? 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阐述了湖北省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背景和意义,二是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主要是探寻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源;第三章首先是考察影响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它们是市场需求、产地与市场距离的远近、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农业劳动力及其价格、政策与制度因素等五种,接下来提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的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规律;第四章对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首先探讨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确定的标准和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湖北省应该发展的优势农产品;论文的第六章根据第五章确定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确定的模型来划分湖北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分析各个产业带发展的基础、存在的问题、发展的重点基地和重点项目以及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论文的第七章与第六章使用的方法一样,主要是探讨了湖北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规划;论文最后一章提出了发展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1)系统地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索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提出并应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确定的数量模型;(3)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推进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一揽子”的政策措施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导言  9-18
  一、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  9-1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4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6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6-17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18
第二章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理论基础  18-26
  一、农业圈层理论  18-21
  二、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1-22
  三、要素察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22-23
  四、以规模经济为核心的现代贸易理论  23-24
  五、地区农业专业化理论  24-26
第三章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机理与发展规律  26-35
  一、影响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6-28
  二、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三种模式  28-29
  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机制  29-33
  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规律  33-35
第四章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效应分析  35-39
  一、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可以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  35-36
  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可以导致社会产出水平的提升  36-37
  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能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37-39
第五章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确定的标准和方法  39-48
  一、确定优势农产品的基本标准  39
  二、湖北省优势农产品的确定  39-46
  三、界定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基本方法  46-48
第六章 湖北省省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48-62
  一、优质水稻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48-51
  二、双低油菜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51-54
  三、柑桔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54-56
  四、优质水产品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56-62
第七章 湖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62-73
  一、家禽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62-66
  二、蜂产品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66-69
  三、魔芋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69-70
  四、板栗产业带的确定与建设思路  70-73
第八章 建设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政策与建议  73-79
  一、精心建设高能量的产业带“增长极”  73-74
  二、强化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技术支持  74-75
  三、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和名牌产品效能  75-76
  四、大力开拓优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  76-77
  五、完善产业带建设的投融资环境  77-79
参考文献  79-81
致谢  81-82

相似论文

  1.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2. 辉瑞制药财务共享服务运营策略研究,F406.72
  3.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4.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X321
  5. 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F752.68
  6. 山东省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F326.4
  7. 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F424;F224
  8. 中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研究,F426.31
  9. 中国轿车市场结构研究,F426.471
  10.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F426.63
  11. 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贸易问题研究,F752.731.26
  12. 吉林省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F323.7
  1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F239.4
  14.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与审计质量研究,F233
  15. 中国保险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实证分析,F124;F224
  16. 论我国保险公司集团化经营模式的溢价效应,F842.3
  17.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F752;F224
  18.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动因研究,F832.33
  19. 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F224
  20. 境外投资的企业所得税问题研究,F812.42
  21.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南美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F75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