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研究

作 者: 刘世英
导 师: 陈仲林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技术科学
关键词: 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 指标体系 照明标准 照明设计 节能
分类号: TU11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5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在夜间对保障人行和车行交通、保障行人安全并使之有安全感、提高夜间校园的空间品质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尚无直接的规范作为指导,导致校园道路的照明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见第四章)。本文以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为题,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力求总结出一些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技术方法和原则,在各地纷纷建设大学城和改善校园环境的背景下,希望对今后的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先简要地分析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的分类、构成、环境要素和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并阐述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作用和特点。通过这些分析和阐述,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目的和方向。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的优劣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全面地分析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讨论了垂直面照度与半柱面照度的关系,并提出了位置系数(P 值)法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指标对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的影响程度,本文对国内七所高校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采用语义差别量表问卷的形式,调查结果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程序(SPSS)进行分析,得出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的分析,最后得出了能全面反映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的影响因素。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的指标有些可以定量地评价,有的只能定性地分析。本文主要对影响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质量的照度水平进行了定量地评价,建议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照明标准。文中以Weber-Fechner Law and Stevens’Power Law 作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的主观评价值和现场实测照度值进行回归分析,利用求得的回归方程,根据人们满意的主观评价值,并参照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和国内实际的经济状况,提出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照度标准建议值。另外,还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的主观评价值和现场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最后,本文分析归纳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和常用的光源和灯具及其布灯方式,建议了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光源、灯具和布灯方式,并简要地介绍了高等学校校园道路照明的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常用的道路照明计算软件,讨论了可行的节能措施。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若干问题分析,TU831.6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5.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6.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7.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8.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0.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2.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3. 乳化柴油在S195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TE626.24
  14.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15.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6.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7.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8.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19.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20. 单片机AVR运用开发,TP368.12
  21.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基础科学 > 建筑物理学 > 建筑光学 > 人工照明、人工采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