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晋唐人物画形与意关系研究

作 者: 宋述林
导 师: 宋丰光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 主体精神
分类号: J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晋、唐是中国人物画审美结构模式形成乃至发展、成熟的时期。即,人物画在该期取得了与中国文化相一致的审美结构模式。一方面,反映出文化的影响波及到了人物画领域;另一方面,则说明人物画取得了与文化相一致的地位。而人物画中所涉及的形与意的关系,就突出地反映了这种文化与绘画的结合。本文即以绘画与文化的关系为基点,考察两代人物画形意关系之“同”及其随时代审美变迁所造成的形意关系之“异”。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结合晋唐社会、文化背景,分别论述了两代人物画形意关系的特征,第三部分试从造型语言的角度,阐述两代人物画形意关系的异、同及其表现。 一·魏晋时期,伴随着主体文与审美的自觉,人物画技法层面问题的相对解决,具有较高修养的士人参与人物画创作,借着一股强劲的玄谈之风与人物品藻之气,人物画得以从“教化”与“存形”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转向重“传神”的审美层面。绘画从而也被提到了“非止艺(技)行,成当与《易》象同体。”(王微《叙画》)的高度,甚而成为一种文化表率。这不能不说是古代文明的一大进步。 晋代画家认为人物画最难,但其难点不在于“状形”,而在于人物画需要“迁想妙得”,即主体要能动地传对象之“神”,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对象客观形的描述上。当然,形而上的人物之“神”,在绘画中必须要通过形而下的作品才能得以实现,但这个经过“迁想”之后的作品之形,乃是审美意象的实现,已然不同于物象之形了。由此可知,晋代人物画难在“传神”,亦重在“传神”,“传神写照”是晋人物画家时代审美意趣之所在。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即是对这一时代审美实践的理论总结,是该期人物画“形”与“意”关系的集中表现,即:重“意”,“形”以尽“意”,“意”在传“神”。换言之,晋代人物画之“意”在客体之“神”的传达,对主体精神的表现则少有涉及,且随着“魏晋风骨”被南朝极端贵族化的“金粉美学”取而代之,人物画逐渐流于一种“点耍研精,意在切似,”的境地。南北朝的姚最提出“性尚分流”、“学穷性表,心师造化”及“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诸命题,即是对这一现状的反抗。同时,这一论调也使得人物画开始由客体之“神”而转向对主体精神的关注。至唐代,这种对主体与本体的关注多了起来。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唐延续晋代人物画“以形写神”论,并将其推到重主体精神的层面,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这是时代审美变迁与

全文目录


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引言  9-10
第一部分 渊源  10-19
  (一) “一破一立”与多元共生·哲学观  10-15
    1·以玄代儒与晋代人物画形意观  10-13
      (1)·象意之辩  11-12
      (2)·玄学自然论  12-13
    2·思想多元与唐代人物画形意观  13-15
  (二) “独善”与“兼济”·生命观  15-19
    1·人物品藻与晋代人物画形意观  15-18
      (1)·相人术与九征  15-16
      (2)·人物品藻中的形神论  16-18
    2·从“自适”到“自发”·唐人的主体精神  18-19
第二部分 生发  19-33
  (一) “意在客体”(神)—晋代人物画形意关系论  19-24
    1·从“存形”到“以形写神”  19-21
    2·“以形写神”的方法论  21-24
  (二) “神在主体”(意)—唐代人物画形意关系论  24-33
    1·“心师造化”与“意在切似”·南北时代人物画形意观的分化  24-26
    2·“意存笔(形)先,画尽意在”·唐代人物画形意观  26-33
      (1)·“随物成形,万类无失”·初唐教化功能下的形意观  26-28
      (2)·“意存笔先”与“画尽意在”·盛唐人物画形意观  28-33
第三部分 语言·“形以尽意”的实现  33-40
  (一)·神与意·笔(线)  33-36
  (二)·书法入画  36-37
  (三)·疏密二体与晋唐人物画形意  37-40
结语  40-41
注释  41-45
参考书目  45-46

相似论文

  1. 写实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探析,J212
  2. 浅谈中国花鸟画中人文性的表现形式,J212
  3. 贾平凹长篇小说论,I207.42
  4. 浅论晚明画论的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J201
  5. 中国当代水彩发展的尴尬语境,J215
  6. 唐代书法美学思想与主体精神演变史研究,J292.24
  7. 顾恺之艺术思想初探,J209.2
  8. 在“小”与“大”之间,I207.42
  9. 生命情感的言说与主体精神的成长,I206.2
  10. 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G40
  11. 揭开钟形罩:对埃斯特寻找主体性尝试之拉康式解读,I712.074
  12. 试论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写意特征,J212
  13. 传统精神的守护与超越,J205
  14. 主体精神建立——一个远未抵达的梦想,I206.7
  15. 精神的解构:论9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I207.42
  16. 中国人物画面部造型探究,J206
  17.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I207.42
  18. 观物取象 虚实相生,J527
  19. 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平面造型初探,K879.4
  20. 悲剧和希望,B089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