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瓦仓起义研究

作 者: 张金翼
导 师: 曾成贵
学 校: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远安 鄂西特委 瓦仓起义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 9 2 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 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问题的决议案》,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秋收暴动的总方针。1927年8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和当阳县委,根据湖北省委发动农民秋收起义的指示,决定在瓦仓首先发动了农民武装起义。瓦仓地处当阳、远安、荆门、南漳4县交界处,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薄弱,中共当地组织还控制了1600余人的自卫团,具备发动暴动的条件。1927年9月14日,在当阳瓦仓发动了农民武装起义。“瓦仓起义”的第二天,即9月15日,成立了鄂西地区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瓦仓区苏维埃政府。傅殿云任政府主席,胡德山任农会主席,傅勤丰任土地局长,下辖10个佃农部。苏维埃工农政府将没收的80多户土豪劣绅的财产分给贫苦的农民。10月底,瓦仓起义失利后,一部分起义战士突围到远安南乡。为准备第二次起义,鄂西特委在南乡又组建了第一支脱产武装――鄂西挺进大队。部队迅速发展到400人,立即打回瓦仓,开展游击战术,继续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敌我相持达8个月之久。瓦仓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土豪劣绅,开辟了纵横数百里的南安苏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疯狂围剿,为“荆当远”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问题研究的意义以及选题角度。第二章瓦仓起义爆发前夕的湖北革命形势,主要从早期的革命斗争和起义前成立的进步组织来展开叙述。第三章,主要是在前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瓦仓起义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论述,侧重于从思想动员、组织准备、领导机构、武装力量、统战工作等角度切入。第四章,对瓦仓起义的经过进行系统的梳理。第五章分析瓦仓起义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第六章回顾瓦仓起义前后的革命歌谣和现的英雄人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0
第一章 一九二七年湖北的革命形势  10-12
第二章 瓦仓起义之前的远安  12-16
  第一节 早期的革命斗争  12-13
  第二节 瓦仓起义前成立的进步组织  13-16
第三章 瓦仓起义前期的准备  16-21
  第一节 瓦仓起义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  16-18
  第二节 瓦仓起义领导机构的成立  18-19
  第三节 武装力量的不断壮大  19
  第四节 瓦仓起义的统战工作  19-21
第四章 瓦仓起义的经过  21-30
  第一节 瓦仓起义的爆发  21-22
  第二节 建立革命政权  22-23
  第三节 瓦仓起义遭遇挫折  23-25
  第四节 鄂西挺进大队的建立与长期斗争  25-30
第五章 瓦仓起义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30-36
  第一节 瓦仓起义特点的分析  30-31
  第二节 瓦仓起义失败的原因  31-34
  第三节 瓦仓起义的影响  34-36
第六章 瓦仓起义前后的革命歌谣和涌现的英雄人物  36-41
  第一节 脍炙人口的革命歌谣  36-38
  第二节 起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38-41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湖北省远安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分析,F127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4. 苏联、共产国际与北伐战争(1926-1927),K262;D231
  5.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军关系的早期探索,D231
  6.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7. 试析1929-1933年中共中央与地方苏维埃政府农民土地政策的差异,D231
  8.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D231
  9.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10.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1937-1942),D231
  11. 李大钊人生哲学研究,D231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及启示,D231
  13. 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研究,D231
  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231
  15.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231
  1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231
  17. 张申府与中国共产党(1917-1949),D231
  18. 中共领导人与西路军问题的拨乱反正,D231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231
  20.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231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普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2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