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宪法信仰

作 者: 胡岚
导 师: 孙大雄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法治 法律信仰 宪法信仰 培植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法律因内蕴人类终极价值及具可操作性,使“法治”成为世界公认的理想治国方略,其核心与关键是依宪治国。“法治”状态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制,还需要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当下中国,法制相对完备,缺失的恰是作为法治最强大的精神支持与最坚固心理基础的宪法信仰。宪法信仰的缺失成为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一大羁绊。 宪法信仰是宪法权威在信仰主体心理感召和行为范式上的深刻反映,是信仰主体对宪法至上观念的坚定不移。它是主体对宪法心理尊崇和行为拜从的统一。宪法信仰作为理性的人文信仰,表明了人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坚定了人类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念,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宪法信仰由信仰主体、信仰对象和信仰中介三元素构成。被信仰的宪法于信仰主体,带来的是主体的利益满足、价值认同和坚信心理。宪法信仰的对象是宪法,包含宪法文本、宪法规则和宪法精神。宪法实践是信仰主体获取宪法认知、体验宪法精神、认同宪法价值的客观中介。 宪法信仰生成的社会条件,既有近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有民主政治的催化,同样也离不开崇法文化的自然演进和宗教文化的虔诚引领;而宪法信仰形成中对主体的要求则是:公民具有权利意识、拥有法律信赖心理、认同“性本恶”的人性观。 宪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宪法不被信仰,必然成为僵死的教条,沦为异化人类自身的专制工具。为扫清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障碍,本文力求探寻宪法信仰在我国缺失的原因并找寻宪法信仰在我国的培植途径,为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尽绵薄之力。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5
Abstract  5-8
一、宪法信仰的内涵  8-17
  (一) 宪法信仰的概念  8-12
  (二) 宪法信仰的特征  12-17
二、宪法信仰的构成  17-23
  (一) 宪法信仰的主体  17-20
  (二) 宪法信仰的对象  20-22
  (三) 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中介  22-23
三、宪法信仰形成的条件  23-31
  (一) 宪法信仰形成的社会条件  23-28
  (二) 宪法信仰形成的主体条件  28-31
四、宪法信仰的培植  31-42
  (一) 我国公民宪法信仰的缺失表现  31-34
  (二) 我国公民宪法信仰缺失的原因  34-38
  (三) 我国公民宪法信仰的培植途径  38-42
结束语  42-43
注释  43-45
主要参考资料  45-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2.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研究,D920.0
  3.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法治化研究,G649.2
  4.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5. 中国法治变革中的法律思想冲突,D909.2
  6. 论法官责任的追究与豁免,D925.2
  7. 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F832.4
  8.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D909.2
  9.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10.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11. 论工商行政执法的法治化,D922.1
  12. 我国出入境管理法治化研究,D922.14
  13.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的法治价值,D926
  14. 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926
  15. 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G206
  16. 关于我国刑事执行立法的思考,D925.2
  17.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合理性考察,D914
  18. 我国假释适用实证研究,D924.13
  19. 法治语境下诽谤罪的司法适用,D924.3
  20. 我国地方行政执法规范研究,D922.1
  21. 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920.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