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典型研究

作 者: 李开忠
导 师: 彭贤伟;熊康宁;汪境仁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农用地 估价 典型研究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问题,其估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许多问题尚在探讨过程中。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以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市场的建设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农用地入市交易和流转迫切要求在农村地区开展农用地估价,要求对农用地这一特殊用途的资产加强管理。因此,在这一背景条件下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以及实践工作的开展;(2)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用地补偿费用等各种税费的确定;(3)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用地转包、出租等费用的确定;(4)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加强对农用地的管理以及促进其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合理流转。 本文选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均较为典型的花江峡谷地区为研究样地,通过对该地区农用地定级估价的典型研究来探讨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揭示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变化的规律及变化的原因,指出目前在喀斯特地区开展农用地估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花江峡谷地区 1997 年~2003 年间大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和 1:1 万地形图及土地利用图的基础上,按照先定级后估价的程序,选择地块平均坡度、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出现深度、地块平整情况、农用地单位面积纯收益等 14 个影响因子作为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定级的参评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出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土地级别,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成本法测算出花江峡谷地区2003 年的农用地价。同时,为方便对花江峡谷地区 1997 年~2003 年间土地价格进行比较研究,在土地级别不变的情况测算出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转折作用的 1997 年和 2000 年的地价。 经过测算,得出花江峡谷地区 1997 年 I、II、III、IV、V 级土地的价格分别为 109,679,284 元、49,643,604 元、2,132,197 元、471,139 元、5,215,210 元,总地价为 167,141,434 元;2000 年 I、II、III、IV、V 级土地的价格分别为170,412,632 元、131,539,327 元、4,095,378 元、904,932 元、8,630,886 元,总地价为 315,583,155 元;2003 年 I、II、III、IV、V 级土地的价格分别为385,767,706 元、221,957,743 元、15,688,025 元、1,256,850 元、15,026,682元,总地价为 629,697,006 元。 通过对花江峡谷地区 1997 年、2000 年和 2003 年农用地价的比较研究得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1. 前言  9-23
  1.1 喀斯特地区农用估价的研究背景  9-10
  1.2 农用地的内涵及农用地估价概念  10-11
  1.3 农用地估价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4
    1.3.1 农用地估价的发展历史  11-13
    1.3.2 农用地估价的发展现状  13
    1.3.3 农用地估价发展的趋势  13-14
  1.4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研究状况  14-15
  1.5 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研究的意义  15-16
  1.6 农用地估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介绍  16-23
    1.6.1 地价构成  16
    1.6.2 农用地价格的影响因子  16-17
    1.6.3 农用地估价的原则  17-18
    1.6.4 农用地估价的常用方法介绍  18-23
2. 花江峡谷地区(研究区)概况  23-29
  2.1 自然及经济背景  23-24
  2.2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利用现状及分布特征  24-26
  2.3 花江峡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6-29
3.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定级研究  29-60
  3.1 农用地定级的概念  29-30
    3.1.1 农用地级别及农用地定级的概念  29-30
    3.1.2 农用地定级与农用地估价之间的关系  30
  3.2 影响喀斯特地区农用地质量的主要因子  30-31
  3.3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定级的思路、方法及其步骤  31-33
    3.3.1 农用地定级的思路  31
    3.3.2 农用地定级方法的选取  31-32
    3.3.3 农用地定级的步骤  32-33
  3.4 农用地定级影响因子的确定  33-60
    3.4.1 定级影响因子选取的技术要求与原则  33-34
    3.4.2 影响因子的确定  34-35
    3.4.3 农用地定级土地单元的划分  35-38
    3.4.4 影响因子分值计算及权重的确定  38-40
    3.4.5 影响因子分值的处理与分析  40-53
    3.4.6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级别划分  53-60
4.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测算  60-69
  4.1 地价测算条件说明  60-61
    4.1.1 地价测算年份及时点  60
    4.1.2 最佳土地利用方式的确定  60
    4.1.3 测算地价内涵界定  60-61
  4.2 农用地价测算方法的选取  61
    4.2.1 地价测算方法的选取原则  61
    4.2.2 地价测算方法确定  61
  4.3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测算  61-69
5.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比较研究  69-80
  5.1 研究目的  69
  5.2 地价测算限制条件说明  69-76
    5.3.1997 年和2000 年地价测算  69-76
      5.3.1 1997年地价测算  69-73
      5.3.2 2000年地价测算  73-76
  5.4 花江峡谷地区1997 年、2000 年、2003 年农用地价比较研究  76-80
    5.4.1 花江峡谷地区1997 年~2003 年间土地价格变化规律  76-78
    5.4.2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变化的原因分析  78-79
    5.4.3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价格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79-80
6. 结论与问题探讨  80-85
  6.1 结论  80-81
  6.2 问题探讨  81-85
    6.2.1 花江峡谷地区农用地估价对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的意义  81
    6.2.2 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中存在的问题  81-85
主要参考文献  85-87

相似论文

  1.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2. 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研究,F592.7
  3.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研究,D922.291.91
  4. 试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D924.3
  5.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与价值相关性研究,F233
  6. 中国煤炭上市企业的估值研究,F832.51;F224
  7. 空间分析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研究,P208
  8. 林地分等定级及估价技术研究,S757.1
  9. 面向知识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中的应用研究,F293.3
  10. 伊宁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24
  11. 农用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研究,F301.3
  12. 凉州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13. 县域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F205
  14.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F293.2
  15. 基于模糊数学的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研究,F293.3
  16. 林地分级与估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S724
  17. 基于归一法理论的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研究,F224
  18. 股票估值方法研究,F224
  19. 中国农用地用途管制研究,F301
  20. 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地价估价方法研究,F293.2
  21. 农用地产能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P20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