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骅坳陷新近系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作 者: 贾春明
导 师: 童亨茂
学 校: 石油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裂系统 新近系 断裂发育模式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9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油气增产上储的重要目标,而黄骅坳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的研究表明新近系油气成藏与断层系统的分布和活动关系密切。本论文以黄骅坳陷中区为主系统的研究了断裂系统的展布和活动特征,包括断裂平面展布与活动的定量分析、主干二级断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演化历史的详细解剖,来分析断裂系统的相关性和断裂系统的成因,并与黄骅坳陷已发现的油气藏及已有的油气显示成果结合,探讨断层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特点、断层的平面分布、平面和剖面组合关系、断层两盘的岩性对接关系等方面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最终建立黄骅坳陷中区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断裂发育模式。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不同地区主要断层生长高峰期明显不同;2)新近纪早期活动而后期(明下段沉积以后)停止活动的断层对新近系的油气成藏比较有利,新近纪断层活动微弱或停止活动对新近系的油气成藏不利;3)在平面上,“入”字型的构造格架对黄骅坳陷中区新近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剖面上由主、次断层构成的“Y”型断层组合有利于新近系油气成藏,但是交织“Y”型断层组合对油气向上运移不利;4)黄骅坳陷中区断裂发育存在的四种模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  3-6
第1章 前 言  6-11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6-7
  1.2 问题的提出  7-8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8-10
    1.3.1 研究内容  8
    1.3.2 研究思路  8-10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  10-11
第2章 黄骅坳陷新近系区域地质背景  11-21
  2.1 地理位置  11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11-12
  2.3 地层和沉积特征  12-14
    2.3.1 馆陶组  13
    2.3.2 明化镇组  13-14
  2.4 黄骅坳陷构造特征及演化  14-20
    2.4.1 黄骅坳陷盆地结构与演化阶段  14-15
    2.4.2 黄骅坳陷断层分布  15-17
    2.4.3 黄骅坳陷中区海、陆构造系统变形特征的差异  17-20
  2.5 研究区构造单元的划分  20-21
第3章 断裂系统分布特征  21-33
  3.1 断裂系统的概况  21-23
  3.2 新近系断层的一般特征  23-24
  3.3 新近系断层展布规律  24-32
    3.3.1 断层的方位  24-26
    3.3.2 断层的平、剖面形态特征  26-30
    3.3.3 断层活动的总体特征  30-32
  3.4 新近系断裂系统之间的相关性  32-33
第4章 断裂系统主干断层的解剖及其演化  33-53
  4.1 港西断层和港东断层  33-38
  4.2 南大港断层  38-40
  4.3 歧东断层  40-44
  4.4 张北断层和张东断层  44-48
  4.5 赵北断层  48-49
  4.6 羊二庄断层  49-50
  4.7 断裂系统的形成演化分析  50-53
第5章 断裂系统的成因分析  53-58
  5.1 断裂系统形成动力学机制分析  53-56
  5.2 伸展边界对断裂系统形成的控制分析  56-58
第6章 断裂系统与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关系  58-67
  6.1 断层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特点与新近系油气运聚  58-60
    6.1.1 断层活动时间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58-59
    6.1.2 断层活动强弱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59-60
  6.2 断层的平面分布与新近系油气运聚  60-61
    6.2.1 断裂强度与油气成藏关系  60-61
    6.2.2 构造格架与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关系  61
  6.3 断层的平面和剖面组合关系与新近系油气运聚  61-63
  6.4 断层两盘的岩性对接关系与新近系油气运聚  63
  6.5 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断裂发育模式  63-67
    6.5.1 “港西型”断裂发育模式  63-64
    6.5.2 “南大港型”断裂发育模式  64-65
    6.5.3 “港东型”断裂发育模式  65
    6.5.4 “断阶型”断裂发育模式  65-67
第7章 结论  67-68
参考文献  68-72
致谢  72-78

相似论文

  1. 乌尔逊凹陷南部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研究,P618.13
  2. 黄骅坳陷孔店组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P631.44
  3. 琼东南盆地断裂组合样式及其变形机制模拟分析,P542
  4. 乌尔逊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对油气层藏过程的控制作用,P618.13
  5. 松辽盆地肇41-州58区块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P618.13
  6.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7.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8.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系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618.13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研究,P618.13
  10. 饶阳凹陷新近系砂体展布及沉积相研究,P618.13
  11. 永新地区断裂系统与成藏关系研究,P618.13
  12. 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质中单体烃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应用,P588.245
  13.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生烃机制及资源潜力研究,P618.13
  14. 海塔盆地塔南凹陷断裂系统及其控藏机理研究,P618.13
  15. 海—塔盆地开发区块断裂系统及对油水关系控制作用,P618.13
  16. 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P631
  17.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隆坳格局变迁及其构造控制机制分析,P542
  18. 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特征研究,P631.44
  19. 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机制,P736.1
  20. 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