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和记忆的实验研究

作 者: 吴剑飞
导 师: 陈云英;张建民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唐氏综合症 中度弱智儿童 短时记忆 正常儿童 智力落后 语言障碍 非语言 语言发展 语言理解 学习语言
分类号: B84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2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氏综合症由人体21号染色体病变引起。它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也是最主要的导致智力落后的基因病变。因基因病变情况不同而有三种类型:三体型、异位型、嵌合型,而以三体型最为普遍。基因异常导致唐氏综合症个体的大脑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病变,既而在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着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特征,其中就包括语言发展迟缓和记忆能力的缺损。鉴于唐氏综合症儿童数量庞大,以及语言在提高个体学业水平、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加之国内相关研究的缺乏,对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和记忆能力开展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有5:Ⅰ.汉语唐氏儿童身上是否存在所谓的“认知-语言分离”现象;Ⅱ.汉语唐氏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是否与认知发展同步。Ⅲ.汉语唐氏儿童的语言理解及表达中,不同类别词的习得是否存在差异;Ⅳ.唐氏儿童是否存在着听力短时记忆的缺陷;视觉短时记忆是否是唐氏儿童短时记忆中相对较强的部分;Ⅴ.唐氏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 论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对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和认知的相关研究。并从语言和记忆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对包括唐氏儿童在内的弱智儿童所作的研究;同时指出了国内现有研究的局限;国外的研究资料丰富,论文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理论流派三个层面对其作了概括和评述。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论文对35名的唐氏儿童及相同数量的正常儿童进行了4项语言和记忆方面的测试:分别是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中国修订版中的3个子测试:a.知觉—操作分量表;b.听力短时记忆测试;c.视觉短时记忆(Visual-STM)测试;以及一个语言量表测试:d.语言障碍评量表。在匹配两组儿章非语言智龄(以知觉—操作分量表的得分标示)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组儿童被试在语言障碍评量表、听力短时记忆测试、视觉短时记忆测试中的表现,并对男、女唐氏儿章在语言障碍评量表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下列5个结论: Ⅰ.汉语唐氏儿童的语言发展总体落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落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Ⅲ.汉语唐氏儿童身上确实存在着听力短时记忆的缺陷,它的发展落后于认知并可能是造成汉语唐氏儿童语言发展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Ⅳ.汉语唐氏儿童方位词、颜色词、顺序词的习得以及类比推理能力是其语言中的弱项;而日常词汇的理解和表达则与非语言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相匹配,是其语言中的相对较强的部分;Ⅴ.汉语唐氏儿童的语言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的语言能力高于男性。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表名目录  12
图名目录  12-13
1.绪论  13-18
  1.1.选题的缘由  13-16
    1.1.1.唐氏综合症简介  13-14
    1.1.2.研究“唐氏综合症儿童”而非“弱智儿童”语言的缘由  14-15
    1.1.3.语言对唐氏儿童的重要意义  15-16
  1.2.研究的目地  16
  1.3.研究的意义  16-18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8-27
  2.1.国内研究分析  18-21
    2.1.1.语言方面  18-20
    2.1.2.记忆方面  20-21
  2.2.国外研究分析  21-27
    2.2.1.研究方法  21-23
    2.2.2.研究成果  23-24
    2.2.3.理论流派  24-27
3.研究方法  27-36
  3.1.研究对象  27
  3.2.测量工具  27-28
  3.3.数据获取  28-30
  3.4.数据分析  30-36
    3.4.1.非语言智龄、语言总分、理解及表达子测试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  30-31
    3.4.2.语言量表的深入分析  31-32
    3.4.3.短时记忆的分析  32-34
    3.4.4.性别差异的分析  34-36
4.讨论  36-42
  4.1.关于语言-认知(language-cognitiondissociation)分离的讨论  36
  4.2.关于特定词类习得的解释  36-37
  4.3.关于短时记忆的讨论  37-40
  4.4.关于唐氏儿童性别差异的讨论  40-42
5.对干预的意义  42-44
  5.1.语言-认知分离对干预的启示  42
  5.2.加强方位词、颜色词及顺序词以及类比推理能力的干预力度  42
  5.3.加强听力STM的训练及绕过听力短时记忆的缺陷  42-43
  5.4.对男生的语言加强干预力度  43-44
6.改进与展望  44-47
  6.1.改进  44-45
  6.2.展望  45-47
    6.2.1.研究内容层面  45-46
    6.2.2.研究方法层面  46-47
7.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6
附录一 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中国修订版(MSCA—CR)  56-64
附录二 语言障碍评量表  64-71
后记  71

相似论文

  1. 面向领域的数据库问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311.13
  2. 以动词为逻辑驱动的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TP391.1
  3.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输入理论与自主语言学习研究,H319
  4. 基于口语学习的语言平台的设计和实现,TP311.52
  5. 论语言环境和学习者因素对赴美中国少年交换生英语学习的影响,H319
  6. 儿童英语教学全身反应法研究,G613.2
  7. 融入阅读课堂的策略训练对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H319
  8. 自然语言的人类理解与机器“理解”对比研究,H08
  9. 任务投入量对伴随性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H09
  10. 自主学习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H319
  11. 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及对教师角色期待的研究,H319
  12. 关键词抽取的研究与实现,TP391.1
  13. 初中生语言学习中的焦虑研究,G633.41
  14.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横向对比研究,H319
  15.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G633.41
  16. 计算机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G633.41
  17. 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H319
  18. 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反思研究,H319
  19.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投资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H319
  20. 中职学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G633.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学习与记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