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居易的佛教信仰

作 者: 康冬妮
导 师: 陈兵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宗教学
关键词:  慈悲 以心济万 指归净土 在家出家
分类号: B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白居易是唐代士大夫笃信佛教的一位典型。他早在进士及第前后即虔诚地皈依了佛门。佛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他的仕途生活和文学创作都充满了佛家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弱者、穷者、妇女不平等、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都是他关注、同情、呐喊的主题。而佛教旷达、超然的人生哲学又使他在险恶的中唐政治环境中得以完节自守。佛家宣扬的“以出世的精神来入世”在白居易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解。 第一章主要讲述白居易生活朝代的佛教背景对其信仰形成的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在隋代佛教宗派形成的基础上,入唐后又建立起许多新的宗派。这些宗派创造了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代表了当时哲学思维的最高水平。影响着大批士人,左右时代思潮;而佛教的进一步普及化,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佛教的某些基本教义也变成了大众的观念。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在隋唐时候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唐朝诗人习禅风气甚浓,并创作了大量充满禅悦的诗歌。在当时文人中,禅已化为一种体验,一种感情,扩散到人们的意识深处。 第二章讲述自居易的早年生活经历对其佛教信仰形成的影响。白居易的青年时代生活比较贫寒,进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介、心系苍生而多经磨难,几次命悬一线,险遭家破人亡。佛教正好是以痛苦烦恼为社会人生本相,以破除无明我执来消除痛苦的宗教。所以这些人生经历,对白居易坚定的佛教信仰的形成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催化剂。就宗教理想而言,佛教也是企图解救社会苦难的宗教。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承受和拯救苦难的弘忍愿力,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无疑可以满足白居易寻求个人心理慰籍和关注社会、国家命运的双重需要,使他在医治个人心理疾患的同时,得以保存他那难泯的人生真情和匹夫之心。 第三章讲述白居易禅的基本思想是以慈悲为本的佛家精神。在佛教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慈悲始终占据着基本的中心的位置。佛教的修行者和信仰者们,一再地凭籍其宗教实践,在现实当中体现出这种理想的价值观来。综观白居易的一生,在朝廷,他不惜触犯龙颜,多次在皇帝面前“死谏”,还直接进行了和宦官集团的斗争。在地方,兴修水利,贩灾荒,为民造福无数,尽其力所能及者为之。白居易一生还创作了大量同情民众、关心民生疾苦、批判统治者的苛暴政治的作品。不可否认,佛教对白居易的人生境界的提升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他的巨大影响。 第四章讲述白居易晚年的佛教信仰,以指归净土为宗。禅净双修是中国佛教的主要修行法门。作为一个虔诚的佛弟子,白居易晚年选择净土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一点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尽管在现在的学者看来,这样的结局未免太过于平淡,但从诗人晚年创作的诗歌来看,他的心灵充满了祥和、愉悦和宁静,诗人应该是在平静中走向了他向往的极乐净土。这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果。关键词:禅慈悲以心济万指归净土在家出家夕

全文目录


序  6-8
第一章 时代思潮——白居易生活朝代的佛教背景对其信仰的影响  8-17
  (一) 唐王朝帝王的崇佛  8-9
  (二) 唐王朝士大夫的崇佛  9-14
  (三) 唐王朝崇佛风气的试析  14-17
第二章 人生是苦——白居易的早年生活经历对其佛教信仰形成的影响  17-24
  (一) 佛教主旨  17-19
  (二) 白居易早年生活经历  19-21
  (三) 佛教对白居易的启发  21-24
第三章 白居易的的思想——慈悲为本  24-39
  (一) 平常心是道  24-25
  (二) 禅的真髓——慈悲行  25-30
  (三) 佛教慈悲精神对白居易政治生活的导向  30-34
  (四) 佛教慈悲精神对白居易文学创作的导向  34-39
第四章 白居易晚年的佛教信仰——指归净土  39-48
  (一) 念佛理论  39-41
  (二) 念佛事迹  41-44
  (三) 不舍慈悲,指归净土  44-48
总结  48-54

相似论文

  1. 论禅定与心理分析,B948
  2. 书法禅论,J292.1
  3. 论沩仰宗与茶禅文化,G122
  4. 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B948
  5. 嵩山少林禅武文化的商业传播,G852
  6. 少林禅武文化影视传播现状与未来发展,G206
  7. 论养心为养生之本,R212
  8. 宗密“和会”思想研究,B948
  9. 虚云大师禅学思想研究,B948
  10. 佛教信仰者幸福感之研究,B844.2
  11. 河北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2. 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R244.1
  13. 试论南宗禅修模式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和特点,B948
  14. 美中有哀 哀而更美,I207.42
  15. 寒山寺慈悲思想研究,B948
  16. 浪漫与奇幻—六朝与晚明人物画比较研究,J205
  17. 王士祯诗文学对申纬的影响研究,I207.22
  18. 《沧浪诗话》与清代诗学,I207.22
  19. 尘世旧颜风拂尽,云自无心水自闲,I207.22
  20. 园林禅意表达手法的演进初探,TU986.1
  21.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雪景画研究,J209.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