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

作 者: 张咏梅
导 师: 赵勤国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色彩 审美心理 象征 尚黑 文化精神
分类号: J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524次
引 用: 1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的阐述,尝试着从“审美心理”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及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色彩的独特之处,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当代世界色彩文化中去。 文章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原始色彩及原始色彩典型的物化形式——彩陶的研究入手,提出研究彩陶的必要性。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之源,其最典型的物化形式是彩陶。彩陶是原始人类脱离动物性被动色彩反映而表达色彩审美的最早、最直接的媒介材料之一,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黑、白,这三种色彩一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喜爱的色彩。彩陶色彩的运用,可以启发我们对中国人的原始色彩审美心理的发生学意义进行探究。红、黑、白三色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最初的色彩感知,彩陶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礼器”,也选择运用红、黑、白,这两者之间不应简单的划一等号。本论题试图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处于混沌状态的并不明确的色彩象征。同时,也为中国人五彩彰施和尚黑两种色彩审美倾向寻找源头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五彩彰施的象征性色彩是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五行”、“五德”法则为依据建立的五色制体系,是中国人在原始色彩基础上形成的单色崇拜,也是色彩由原始自发的精神象征性向色彩自觉的精神象征性的转变。儒家思想继承先人的色彩观,并以“礼”的形式加以规范,使色彩象征趋于一种社会化的固定形式,从而形成中国独特的色彩象征性这一重要的美学特点和色彩审美心理。而这种思想通过艺术这一载体得以体现,形成了以“五彩彰施”创造“重彩”为主的绘画形式,象征性色彩在其他艺术中体现的也非常明显。 对中国色彩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汉代佛教色彩的传入。佛教色彩补充了中国传统绘画以五色为主的用色方法,给中国宗教绘画带来新的色彩象征意义,实现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在五色基础上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尚黑这一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独特的色彩审美观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于西欧的狩猎文化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在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形成了女性思维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在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儒道思想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而这两种哲学思想中的色彩观是不同的,形成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两重性。文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影响:道家尚黑,采用消极避退的方式游离于社会之外,这种思想最终以艺术这一载体得以充分展现,它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崇尚黑色,即以墨色实现最高精神境界的中国水墨画。外来佛教和禅宗对这一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色彩感知看,道家的色彩观是对人类原始色彩本性的维护,回避绚丽的五色,仅在墨色中实现局限性的自觉,表现出向黑色回归的基本倾向。这种消极的色彩倾向,强烈的影响到后来中国色彩文化的丰富性发展。 第四部分:从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入手,探讨这种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文章在这一部分主要论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关键词:色彩分类号:JZO审美心理象征尚黑文化精神一05

全文目录


前言  3-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第一部分 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形成的萌芽期  11-15
第二部分 象征的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与五彩彰施的色彩审美观  15-33
  (一) 五彩彰施的象征色彩是中国人传统色彩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  15-22
    1、原始色彩作为生命自发的色彩本能是中国人象征色彩审美心理形成的内在动力  15-16
    2、以“五行”、“五德”法则建立的五色制体系,是中国人传统色彩审美心理形成的标志,其重要特征是色彩象征性  16-19
    3、儒家思想把色彩以“礼”的形式加以规范,实现色彩由原始自发的精神象征性向色彩自觉的精神象征性的转变  19-20
    4、中国古人在儒家推行的“礼”制性色彩中以“五彩彰施”创造“重彩”为主的绘画形式  20-22
  (二) 印度佛教色彩的传入,影响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建构,实现绘画在五色基础上的多样性  22-26
    1、印度佛教色彩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早期壁画以五色为主的暖色调倾向  22-26
    2、佛教色彩的传入,给中国宗教绘画带来新的色彩象征意义  26
  (三) 象征性色彩在其他门类艺术中的体现  26-32
    1、古代宫殿建筑的色彩象征性  26-28
    2、古代服装的色彩象征性  28-29
    3、民间美术的色彩象征性  29-31
    4、戏曲脸谱的色彩象征性  31-32
  (四) 象征性色彩表现的主要特征——绚烂、沉厚、纤秾、劲实  32-33
第三部分 尚黑的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与独特的色彩审美观  33-44
  (一) 尚黑——从史前色彩混沌到五色体系的单色崇拜  33-34
  (二) 道家思想偏阴柔的女性思维偏向对中国水墨绘画色彩审美心理趋向的影响  34-42
    1、采集文化背景的要素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女性偏向及审美心理的影响  35-36
    2、农耕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的巨大影响  36-37
    3、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尚黑的色彩审美心理形成的影响  37-39
    4、道、禅世界观的同一性促成了尚黑的审美艺术观  39-42
  (三) 尚黑的色彩表现的主要特征——冲淡、空灵、虚静、玄逸  42-44
第四部分 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44-50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4-45
  (二) 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45-50
    1、颜料的选择与应用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45-46
    2、中国人偏爱的色彩对比关系所体现的贵和尚中的精神  46-47
    3、中国人偏爱的色相所体现的贵静尚柔、刚健有为的精神  47-50
结语  50-51
注释  51-52
参考文献  52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2-53
后记  53

相似论文

  1. 从南北方蒙古族服饰差异看环境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523.5
  2. CT机造型设计研究,R197.39
  3. 青岛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4.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5. 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G623.71
  6. 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的研究,TU115
  7.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8.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9. 荷兰的面孔,J209.563
  10. 解读纳比派画家勃纳尔的绘画艺术,J205
  11. 汉英常用贬义词对比研究,H313
  12. 论日语词汇的消极表达,H36
  13. 美的传承,J205
  14. 关于长春市重点街道沿街公共建筑色彩的调研与研究,TU115
  15. 复杂背景下车牌定位的研究与设计,TP391.41
  16. 纳比派的色彩与画面形式研究,J205
  17. 植物色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TU986
  18. 德·库宁抽象风景绘画色彩和造型研究,J205
  19. 基于单目夜视图像的深度估计,TP391.41
  20. 株洲近郊景观色彩规划研究,TU986
  21. 汉语最新词语透析,H136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造型艺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