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事权利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作 者: 谢卫东
导 师: 王建平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主体需求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体系 体系化
分类号: D9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91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事权利是民法的核心,民法的各项制度无不以民事权利为核心进行构建。而对于民事权利体系的问题,正如谢怀栻先生所说:“民事权利体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民法研究中,值得一再地反复地去讨论、研究。”民事权利体系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民法理论的重大问题。 作者认为当前的民事权利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着概念和方法的混淆,用方法取代概念,以至于在方法和概念之间来回解释而不能自圆其说;强调现有权利形态的分类,却忽视了对未纳入权利体系的正在形成的自然权利的体系化和法律化的过程和方法;看到了权利分解的过程,却忽视了权利提炼和综合的过程。 本文认为,民事权利是一种资源,是可以用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和法学的方法进行划分的资源。本文通过历史的、哲学的、社会学的和法哲学的方法研究需求和权利体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就概念而言,民事权利体系是一个描述民事权利整体性的概念,它不同于民事权利的分类或民事权利的划分,这后两者仅仅是民事权利体系形成的方法之一:概念可以包容方法,但是方法却不能取代概念,尤其在方法复杂的场合下,方法只能描述概念的某一个方面,用方法取代概念只能导致以偏概全。而民事权利体系作为一个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权利整体概念的体系(系统),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形成权利体系的方法(体系化)。 从方法的角度看,民事权利的体系化整合了分类和归纳两种逻辑方法,一方面通过概念的解析,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清理,使之科学化和条理化;另,一方面通过概念的编纂,对现实生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抽象、概括、总结主体的需求,归纳出权利,或者将现行实在法中零散的、分散的具体权利归纳概括为一个具有一定内涵和序顺的整体,从而丰富和完善民事权利的种类,更好地满足民事主体的各种需求。 从决定权利体系的因素看,决定民事权利体系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主体的各种需求,而主体的需求只有放在社会的背景下,并被社会所回应才具有实在意义。社会对民事主体需求的回应就是通过民事权利的设定来实现的。民事权利体系则是在主体需求、立法者肯定和历史以及社会认同等各因素之间妥协和让步的结果。主体的需求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而社会的肯定则具有选择性,因此法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在这双方之间进行研究和协调,从而得出一个双方都可满足和接受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由立法者肯定,纳入实在法,形成权利。当需求走入权利体系中,就剥离了它的不确定性、自发性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般社会观念。 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并不执着于现有权利的归纳组合,而是就权利体系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总结权利体系的概念、特征、历史、方法及评价等基础问题。关键词:主体需求民事权利民事权利体系体系化

全文目录


综述  7-12
序言  12-14
第一章 民事权利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14-31
  第一节 民事权利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14-22
    一、民事权利分类的分析  14-17
    二、民事权利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17-22
  第二节 民事权利体系演变概况  22-30
    一、物权、债权体系的形成  22-26
    二、人格权体系的形成  26-30
  第三节 人的权利和物的权利——民事权利的两大基石  30-31
第二章 传统民事权利体系所面临的困境  31-37
  第一节 对现有民事权利分类法的责难  31-34
    一、对债权的争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争论  31-32
    二、准物权的争论  32-34
  第二节 新型民事权利的归类问题  34-37
第三章 决定民事权利体系的因素  37-44
  第一节 主体的需求  37-41
    一、需求的特征  38
    二、需求的层次  38-40
    三、需求对权利体系的作用  40-41
  第二节 社会因素  41-44
第四章 中国当代民事权利体系的构建  44-52
  第一节 民事权利体系构建的标准和方法  44-48
    一、民事权利体系构建的标准  44-45
    二、民事权利体系形成的方法  45-48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事权利体系检讨  48-52
    一、基础性的民事权利体系和特别法上的民事权利体系  48-51
    二、赋权性体系和解释性体系  51-52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6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56-57
声明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X936;X322
  2. 哈尔滨解放区民事权利的法律实践,D929
  3.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923
  4. 论网络游戏玩家民事权利及救济,D923
  5. 论债法总则的设立,D923.3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系化孵育与建构研究,G641
  7. 电梯供应链系统信息化设计与实现,F426.4
  8. 优化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研究,F812.42
  9. 英国反恐立法研究,DD914
  10. 盐城市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及对策研究,F832.7
  11. 个人资料权法律定位问题研究,D923
  12.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体系化学习模式研究,G434
  13. 论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保护,D923
  14.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923
  15.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925.2
  16. 论胎儿利益保护方式,D923
  17.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评价研究,TU714
  18. 论我国先予执行制度的立法缺陷和完善,D925.1
  19. 论社员权,D913
  20. 违法建筑上的民事权利分析,D923
  21. 论手机垃圾短信的民法治理,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