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探索

作 者: 陈莹
导 师: 李力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系统 读者反应 参数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研究对翻译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讨论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并在分析前人研究和借鉴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包含文本、译者和读者诸因素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系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研究视野拓宽了,突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研究视野不只局限于静态文本,而开始尝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重视与翻译有关的制约因素,动态地研究翻译批评标准。在国外,纽马克、奈达、贝尔曼等都对翻译批评作过理论探讨。但已有的研究具有以下两点缺陷:(1)不同的标准只侧重某一些因素,很少有一个同时涉及文本、译者和读者(包括源语和目的语读者)诸因素的标准。(2)尽管对翻译批评标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广,但并没能提出一个操作性强的标准来指导翻译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这使得翻译批评或者只注重技巧的推敲,或者忽略了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针对翻译批评标准研究的缺陷,作者尝试建立了一个新的翻译批评标准体系。虽然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标准不尽相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拟建的翻译批评标准系统就是建立在承认其共性的基础上的。这一系统包括:(1)基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这一标准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研究读者反应,并借鉴奈达的“动态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互动对等”,指出原文读者对原文形成的图像若能与译文读者对译文形成的图像达到互动对等,那么从读者反应角度来说,译文就是好的译本。(2)基于文本的并以得体作为最高标准的实用标准。同时探讨了这一标准涉及的三个重要参数:内容、形式、风格以及各个参数项下的子参数。 本文分五章:第一章是简介;第二章是对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研究的回顾,同时指出其理论建树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标准系统;第三章讨论基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第四章探讨以得体为最高标准的实用标准,确立各项参数和子参数。第五章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困难所在。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Introduction  10-12
2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riter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12-23
  2.1 Theoretical Status  12
  2.2 Research on Criter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China  12-17
    2.2.1 Before 20~(th) Century  12
    2.2.2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12-13
    2.2.3 From 1949 to the End of 1970s  13-14
    2.2.4 From 1980s till now  14-17
  2.3 Research on Criter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the West  17-19
    2.3.1 Peter Newmark's research  17-19
    2.3.2 Eugene A. Nida's Research  19
    2.3.3 Berman's Research  19
  2.4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 of Criterion of TC  19-23
    2.4.1 The Merits  19-20
    2.4.2 The Limitations  20-21
    2.4.3 Solutions  21-23
3 The Reader-Response Criterion  23-47
  3.1 Reception Aesthetics-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Reader-response Model  23-25
  3.2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25-29
  3.3 Schemata Theory  29-39
    3.3.1 Themes, Plans, and Scripts  31-34
    3.3.2 Connections of Schemata  34-35
    3.3.3 Schema Refreshment and Cognitive Change  35-37
    3.3.4 Schematic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  37-39
  3.4 Dynamic Interactive Equivalence-An Improved TC Criterion Based on Reader Response  39-41
  3.5 Case Study  41-47
    3.5.1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ader's Schemata  41
    3.5.2 Text: the First Paragraph from Lu Xun's Prose--Mr. Fujino  41-45
    3.5.3 Schema Refreshment  45-47
4 The Practical Criterion  47-64
  4.1 Appropriateness-the General Criterion  47
  4.2 Parameters to Evaluate the TT  47-64
    4.2.1 Content  48-51
    4.2.2 Form  51-56
    4.2.3 Style  56-64
5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4-66
Appendix Ⅰ  66-67
Appendix Ⅱ  67-68
Appendix Ⅲ  68-69
Bibliography  69-70

相似论文

  1. 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系统姿态测量方法的研究,P228.4
  2.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3. 微细线切割往复走丝机构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TG484
  4.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5.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6. 轴类零件轴向尺寸参数电子在线测量仪的研制,TH822
  7.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研究,V241.5
  8. 卫星光通信粗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故障诊断,V443.1
  9.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V249.328
  10. 无尾飞翼式飞行器主动控制的参数化方法,V249.1
  11.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12.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13. 基于LAH032.905标准的汽车点火线圈终检系统研究,U472.9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15.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16. 基于感性负载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U463.6
  17.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18. 船用舵机电液伺服单元单神经元PID控制,U666.152
  19.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若干问题分析,TU831.6
  20. 添加剂减阻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节能应用,TU995
  2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