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婚姻与中晚唐诗歌二论

作 者: 江合友
导 师: 张采民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婚姻 中晚唐 诗歌 贫女诗 女冠诗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4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包括前言和正文二章。 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并简要评析了婚姻中晚唐诗歌的研究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为财婚风尚与贫女诗创作的关系研究。财婚风尚就是把金钱财物作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的习俗或风气。唐代财婚风尚造成了贫穷的有美才的少女难嫁的社会现象。贫女与寒门士人共同的生存境遇和生存体验是贫女诗在晚唐应运而生的内在的心理原因,财婚风尚对贫女的不公正与科举腐败、政治黑暗对寒门士人的不公正是贫女诗产生的外在的社会原因。贫女诗具有晚唐穷士之诗的典型特征,风格激切深婉,语言清丽浅俗。 第二章为婚姻困境与女冠诗创作的关系研究。女冠诗即是女性道士所创作的与社会世俗生活关系密切的诗歌。使唐代女性陷入婚姻困境的最大的原因是门第婚姻,出身门第族望不为时人所重的女性婚姻缔结的可能性空间被大大压缩,而且身为才媛并不能在婚姻缔结上取得优势,因为当时的社会重视的是“贤妇”。论文具体考述了女冠诗的创作主体——女冠诗人的婚姻困境,并观察她们为解脱困境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的结果,从而理解她们最终的人生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由此对于女冠诗歌文本本身的理解会更加明晰和透彻,对女冠诗歌的艺术特质的认识也会更加确切和贴近。具体而言,女冠诗歌文本所凸显的鲜明而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其主要的特色,我们从中聆听到女性的欲求和呼唤的声音;对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袒露和描述构成了较为立体的“真我”形象,从而使得诗歌在“真”这一美学层面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女冠诗歌在整体上为我们展示了真情美的艺术境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前言  6-11
第一章 财婚风尚与贫女诗  11-21
  第一节 财婚风尚与贫女难嫁  11-14
  第二节 贫女诗产生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14-16
  第三节 贫女诗的写作模式和风格特点  16-21
第二章 婚姻困境与女冠诗  21-44
  第一节 门第婚姻与才媛观念  22-27
  第二节 女冠诗人的婚姻困境与其人生选择  27-33
  第三节 女冠诗的主体意识与真情美  33-44
主要参考文献  44-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两性经济行为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关系研究,C913.14
  4.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5. 伊斯兰家庭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B968
  6.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7.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8. 初唐四杰的赋作研究,I207.22
  9.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10. 诗歌类蒙养教材的教育价值研究,G623.2
  11. 论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G633.3
  12. 崩溃与重构,K242
  13. 浅析歌剧选段《不幸的人生》演唱时的情感表达,J616
  14. 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I046
  15.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16. 归来的陌生人,I207.25
  17.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8. 明末清初女性作家—顾若璞研究,I207.22
  19.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20. 中晚唐送别诗研究,I207.22
  21. 后期延安诗歌的创作研究,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