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互换交易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作 者: 杨翼
导 师: 刘星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互换 利率风险 风险管理 不良资产
分类号: F8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29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金融互换交易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最大的融资工具之一,对国际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开放国家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金融互换交易的开放与运用将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了国外互换交易及其动因、功能、效应和相关法律,通过借鉴国际上有关互换交易的立法与监管研究,研究我国互换交易开放、运用和立法监管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互换交易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在对国内外互换交易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主要运用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MM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和VAR(风险价值)理论,同时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理论,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不良贷款的现实,研究上述理论体系在风险管理以及处置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方面的运用。主要结论表明:金融互换交易在我国的开放与运用,有利于降低企业融(投)资的成本,满足市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在我国的运用,达到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的资本金要求,改善了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化解了金融风险。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有关互换交易的法律环境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现有的一些基本法律制度,如合同、外汇、担保、破产、证券等方面的法律也有一些与此类交易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

全文目录


目录  5-3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1 绪论  7-12
2 互换交易的现状与发展  12-17
  2.1 互换的基本概念  12-13
  2.2 互换交易的历史沿革  13-14
  2.3 互换交易的现状及前景  14-15
  2.4 国外互换交易的影响及监管  15-17
3 互换交易的动因与功能  17-25
  3.1 互换交易的动因与功能:工商企业分析  17-21
    3.1.1 股东价值的增加  17-20
    3.1.2 管理者利益的增加  20-21
  3.2 互换交易的动因与功能:金融机构分析  21-23
    3.2.1 强化金融机构的信心支持  22
    3.2.2 互换交易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22-23
  3.3 互换交易的动因与功能:金融市场分析  23-24
    3.3.1 对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  23
    3.3.2 对金融资产价格调整速度的影响  23
    3.3.3 对金融资产叫买叫卖价差的影响  23-24
    3.3.4 对金融市场交易量的影响  24
  3.4 小结  24-25
4 互换定价模型在我国的运用——以利率互换为例  25-39
  4.1 利率互换定价的基本思路  26-29
  4.2 利率互换定价模型的实现  29-34
  4.3 利率互换的VaR风险评价  34-36
  4.4 利率互换定价模型及其VAR的实践意义  36-37
  4.5 利率互换定价模型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7-39
5 互换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运用--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  39-49
  5.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处置办法  40-42
  5.2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的理论基础  42-43
  5.3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的市场需求  43-45
    5.3.1 供给的有效性决定着需求的有效性  43-44
    5.3.2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的投资主体  44-45
  5.4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互换的条件设定  45-46
  5.5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的运作机制  46-48
    5.5.1 清理银行资产并审核银行资本充足率  46
    5.5.2 资本金不足和明显不足的银行确定其互换目标  46-47
    5.5.3 组建以互换为目的的特设信托机构  47
    5.5.4 完善交易结构,进行内部评级  47
    5.5.5 证券结构设计  47
    5.5.6 信用增级  47
    5.5.7 发行评级,安排证券销售并取得发行收入  47-48
    5.5.8 实施不良资产管理  48
  5.6 以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互换的效应评价  48-49
6 互换及金融衍生交易的立法与监管  49-56
  6.1 互换交易的法律框架文件  49-50
  6.2 互换交易中的基本法律问题  50-53
    6.2.1 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主体资格和授权  50
    6.2.2 交易的代理  50-51
    6.2.3 交易的避险性要求及违反的法律后果  51
    6.2.4 交易的担保问题:信用支持文件  51-52
    6.2.5 法律和管辖选择  52-53
  6.3 互换交易的监管  53-54
    6.3.1 安全性交易制度  53-54
    6.3.2 效率性交易制度  54
  6.4 小结  54-56
7 结论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0

相似论文

  1. 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TD771
  2. 第24届大冬会竞赛管理系统项目风险管理,G812.2
  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4. 海洋石油平台建造阶段作业风险管理研究,F426.22
  5. 化学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管理技术研究,X327
  6. A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风险管理研究,F284
  7.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研究,F123.7
  8. 基于FCM的利益相关者认知下煤矿区生态风险管理,X322
  9. 沈阳远大国际幕墙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F426.92
  10.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F832.35
  11. 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F832.2
  12. 山东农信网上银行信息风险管理研究,F832.2
  13. CD商业银行IT风险管理研究,F832.2
  1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应用研究,F224
  15. 透过次贷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F832.1
  16. 面向服装制造企业的服装供应链风险评估及模型研究,F274;F224
  17. 华谊公司丙烯酸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F426.72
  18.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F224
  19. X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324.9
  20.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设计,F276.3
  21. 企业战略风险评估及战略风险管理综合评价研究,F27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银行制度与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