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刑事证人制度之完善

作 者: 郑祥发
导 师: 李琦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人制度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方许多国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在职权主义或当事人主义的理念主导下,形成了完整而且规范的刑事证人制度。尽管各国在证人的概念、作证能力、证人的权利义务以及询问规则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在某些方面也有趋同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它们的比较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建议。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刑事证人的资格部分首先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证人认识的比较,以及对证人性质的剖析,比较全面地对证人的概念进行了表述;然后对证人资格的普遍定义及域外法有关证人资格规定的一般内容作了介绍,并就证人与鉴定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影响证人资格与作证能力的具体因素,包括证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态及道德品行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二章对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相关法理基础的说明,指出了证人承担作证义务及法律赋予证人因承担该义务而应享有的相应权利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证人所负有的及时出庭作证、如实作证、证前宣誓和接受询问的义务以及其所享有的拒绝作证权、宣誓拒绝权、获得经济补偿权及司法保护权等权利。 第三章就我国的刑事证人及其权利义务制度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现行有关刑事证人资格及其权利义务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相关制度在实务中的效果及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证人权利义务制度的设想,包括应当建立和完善强制证人作证制度、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作证经济补偿制度等。 第四章提出了建立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程序的设想。在明确建立作证程序对于促使证人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就刑事证人的确定与作证规则的设计、询问证人的程序设计等提出了设想。

全文目录


引言  5-8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  8-17
  一、 对证人的认识  8-11
    (一) 英美法系对证人的认识  8
    (二) 大陆法系对证人的认识  8-10
    (三) 证人的性质  10-11
  二、 证人资格  11-13
    (一) 证人资格的定义  11
    (二) 域外法中有关证人资格的基本内容  11-12
    (三) 证人与鉴定人  12-13
  三、 影响证人资格与作证能力的具体因素  13-17
    (一) 年龄  13-14
    (二) 智力与精神状态  14-15
    (三) 道德品行  15-17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利与义务  17-25
  一、 证人权利义务的一般规定与法理基础  17-18
  二、 证人的作证义务  18-21
    (一) 及时出庭作证  18-19
    (二) 如实作证  19
    (三) 证前宣誓  19-20
    (四) 接受询问  20-21
  三、 证人的权利保障  21-25
    (一) 拒绝作证权  21-22
    (二) 宣誓拒绝权  22-23
    (三) 获得经济补偿权  23-24
    (四) 获得司法保护权  24-25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证人权利义务法律制度研究  25-33
  一、 我国有关刑事证人资格的规定  25-28
    (一) 我国刑事证人资格要求  25-26
    (二) 法人不能成为刑事证人  26-27
    (三) 我国的鉴定人与证人  27-28
  二、 我国法律有关证人权利义务的规定  28-29
    (一) 作证义务  28
    (二) 如实作证  28-29
    (三) 证人保护  29
  三、 我国刑事证人权利义务制度在实务中的效果及其缺陷  29-31
  四、 完善我国证人权利义务制度的设想  31-33
    (一) 建立和完善强制证人作证制度  31
    (二) 建立和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31-32
    (三) 建立和完善证人作证经济补偿制度  32-33
第四章 建立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程序规则的设想  33-41
  一、 建立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程序规则的必要性  33
  二、 关于证人资格的确认程序与作证规则设计  33-37
    (一) 证人资格的确认程序  33-34
    (二) 证人的传召程序设计  34-35
    (三) 证人证前保证程序设计  35-36
    (四) 询问证人的程序设计  36-37
  三、 确立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原则  37-41
    (一) 言词直接原则  37
    (二) 非法人证排除原则  37-38
    (三) 传闻证据限制原则  38-39
    (四) 限制诱导性询问原则  39-41
结束语  41-42
主要参考文献  42-43

相似论文

  1. 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925.2
  2.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3. 被追诉人权利保障及救济,D925.2
  4. 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立法建构,D925.2
  5. 论我国律师会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925.2
  6. 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D925.2
  7. 刑事诉讼现场勘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途径,D918.4
  8. 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建构,D925.2
  9.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D925.2
  10. 刑事被告人证明责任研究,D925.2
  11. 论遏制刑讯逼供的法律对策,D925.2
  12. 我国审前羁押制度及其完善,D925.2
  13. 纪检监察证据转换问题研究,D262.6;D630.9
  14. 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人格调查制度的构建,C913.5
  15. 我国刑事辩护的困境与出路,D925.2
  16. 论侦查阶段律师诉讼权利的保障与完善,D925.2
  17. 刑事辩护律师权利保障问题之研究,D925.2
  18. 论刑事审判中心主义,D925.2
  19. 论刑事证据规则,D925.2
  20.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925.2
  21. 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