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芦苇置换蒸煮及无氯漂白的研究

作 者: 范兴刚
导 师: 石淑兰
学 校: 天津轻工业学院
专 业: 制浆造纸工程
关键词: 芦苇 湿法备料 碱法制浆 AQ 已烯糖醛酸 氧脱木素 H2O2 漂白 ECF漂白 TCF漂白
分类号: TS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芦苇的湿法备料:芦苇的Soda-AQ制浆及己烯糖醛酸(HuA)的测定:芦苇的碱法置换蒸煮特性;芦苇浆的无氯漂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取自工厂的干法备料后的芦苇原料,再经湿法备料处理,试验测得湿法备料得率为86.3%。湿法备料的苇片洁净度高,其化学成分中灰分含量明显降低,有利于蒸煮和黑液的碱回收。糖类组分中,聚葡萄糖相对含量增加。 芦苇的常规法碱法蒸煮过程中,添加0.05%CT-1蒸煮助剂,可明显地降低纸浆硬度,提高纸浆得率。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得Soda法苇浆中的HuA含量非常少,仅为lμmol/g左右,远低于硫酸盐法木浆中的HuA含量,其对纸浆硬度测定值影响较小。 与常规Soda-AQ相比,芦苇碱法置换蒸煮能较大程度降低能耗,提高纸浆白度,减少成本;原浆物理强度比常规蒸煮原浆好得多,裂断长提高1.28km,耐破指数高出1.09KPa.m2/g,撕裂指数上升2.15mN.m2/g,但较难打浆。 置换蒸煮过程中,由于黑液的加入,实际的耗碱量可能要比预计的用碱量稍高。蒸煮后的黑液残碱较高,有利于下一次的置换蒸煮,置换蒸煮的黑液清淡、无沉淀、无粘迹,固形物含量低,SiO2含量少,粘度低,有利于废液的碱回收。 不论是常规Soda-AQ芦苇浆,还是碱法置换蒸煮芦苇浆,氧脱术素都能够在保持纸浆一定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脱除纸浆中的残余术素,提高纸浆白度;少量的H2O2强化的氧脱木素有效地增加了氧脱木素的效果,提高脱木素选择性。02强化的H2O2后续漂白可以获得更好的漂白效果。在芦苇Soda-AQ浆漂白试验中,用H2O2漂白作为最终漂白段,可有效地提高白度,减少返黄。采用QOpAPoP、QOpAP1P2 QOAP1P2、QOAPoP等TCF漂白程序,可将 天津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芦苇碱法浆或芦苇置换蒸煮浆漂至75个78饥。采用ECF漂白程序QOPDP可将置换蒸煮芦苇浆漂到85M 以上的高白度,而且漂白后的纸浆粘度与原浆相比降低较小。这说明ECF漂白完全可以制得强度好白度高的置换芦苇浆。

全文目录


前言  9-12
  1 造纸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9-11
  2 本论文的目的  11-12
第一章 芦苇的湿法备料  12-18
  1 前言  12-14
    1.1 草浆湿法备料的意义  12
    1.2 湿法备料  12-14
  2 试验部分  14-15
  3 结果与讨论  15-17
  4 结论  17-18
第二章 芦苇的Soda-AQ法制浆及己烯糖醛酸的测定  18-29
  1 文献综述  18-20
    1.1 芦苇制浆  18
    1.2 AQ在蒸煮中的应用  18-19
    1.3 己烯糖醛酸的产生及测定方法  19-20
  2 试验部分  20-22
  3 结果与讨论  22-28
    3.1 芦苇的Soda法和Soda-AQ法制浆  22-25
      3.1.1 用碱量的影响  22-24
      3.1.2 蒸煮助剂CT-1的影响  24-25
    3.2 己烯糖醛酸的测定  25-27
    3.3 常规Soda-AQ浆的纤维特性  27-28
  4 结论  28-29
第三章 芦苇碱法置换蒸煮的研究  29-44
  1 文献综述  29-32
    1.1 草类制浆现状  29
    1.2 RDH制浆应用与研究  29-32
      1.2.1 RDH蒸煮工艺流程  30
      1.2.2 操作步骤  30-31
      1.2.3 RDH蒸煮制浆的优点  31-32
  2 试验部分  32-35
  3 结果与讨论  35-43
    3.1 芦苇置换蒸煮的影响因素  36-41
      3.1.1 总用碱量的影响  36-37
      3.1.2 最高温度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37-39
      3.1.3 蒸煮液组成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39
      3.1.4 碱分配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39-40
      3.1.5 AQ用量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40-41
      3.1.6 AQ加入放式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41
    3.2 芦苇置换蒸煮浆的打浆特性  41-42
    3.3 置换蒸煮浆与常规浆的物理性能比较  42-43
  4 结论  43-44
第四章 芦苇置换蒸煮黑液与常规碱法蒸煮黑液特性的对比  44-48
  1 试验部分  44-46
  2 结果与讨论  46-47
    2.1 置换蒸煮黑液的残碱和实际耗碱量计算  46-47
    2.2 常规碱法蒸煮黑液与置换蒸煮黑液性质的比较  47
  3 结论  47-48
第五章 芦苇浆的TCF漂白  48-65
  1 文献综述  48-53
    1.1 ECF漂白  48
    1.2 TCF漂白  48-49
    1.3 氧脱木素  49-50
    1.4 过氧化氢漂白  50
    1.5 其它漂白技术  50-53
  2 试验部分  53-55
  3 结果与讨论  55-59
    3.1 芦苇Soda-AQ浆的TCF漂白  55-57
    3.2 氧脱木素与强化氧脱木素效果比较  57-59
  3.3 后续H_2O_2漂白的研究  59-64
    3.4 O_2强化的H_2O_2漂白  62-64
  4 结论  64-65
第六章 芦苇置换蒸煮浆的无氯漂白  65-69
  1 文献综述  65
  2 试验部分  65-66
  3 结果与讨论  66-68
    3.1 芦苇置换蒸煮浆的ECF漂白  66-67
    3.2 常规芦苇浆与置换芦苇浆TCF漂白结果比较  67-68
  3.3 红外光谱分析  68
  3.4 红外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  68-69
4 结论  69-70
结论  70-77

相似论文

  1.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2.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X502
  3. 闽江河口芦苇地上不同构件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S154.4
  4. 芦苇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和二氧化氯漂白研究,TS745
  5. 闽江口鳝鱼滩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湿地土壤碳库特征比较,S451
  6. 黄河口湿地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及转化过程研究,X144
  7. 黄竹、龙竹高纯纤维素制备新工艺的研究,TQ352
  8.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硫及其分形研究,P931.1
  9. 应用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X799.3
  10. 无氯漂白工业试验装置的研究与开发,TS745
  11. 纸浆漂白过程缓冲体系的研究,TS745
  12. 芦苇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性研究,TQ914.1
  13. 芦苇死枯体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与微生物变化,Q948
  14. 湿生芦苇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X172
  15. 粪便、芦苇和餐厨混合厌氧消化性能研究,X705
  16. 麦草碱性亚硫酸盐深度脱木素蒸煮及其漂白特性,TS743.1
  17. 收割对湖滨湿地芦苇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S154.2
  18. 克里雅绿洲芦苇生长对表层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响应研究,S154.4
  19. 模拟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的处理研究,X703
  20. 镁碱代替钠碱用于杨木PRC-APMP工艺的研究,TS743.9
  21. 基于光谱特征信息的芦苇生物量反演研究,S56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造纸工业 > 制浆工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