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织物三维场景模拟系统

作 者: 许育燕
导 师: 张森林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关键词: 场景虚拟 控制矢量 双线性插值 轮廓提取 纹理映射 图像融合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解决织物设计与织物应用相脱节的问题,方便设计师、顾客预览织物在不同环境下应用效果,本课题开发了织物三维场景模拟系统。系统将各种面料和场景图片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处理,生成面料在场景中的真实感效果,变原来依靠设计师想象、纯经验性的产品开发为可视化的、直观的行为,从而缩短设计时间,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本文主要工作:基于场景虚拟技术和真实感技术算法研究,提出了织物场景模拟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该方案主要由场景输入模块,伪曲面网格模块和真实感模块等三部分组成:1.场景输入模块,基于图像二值化和链码法研究提出了场景轮廓自动提取方法来确定模拟区域,简化了系统人工交互操作,提高了模拟区域精度。2.伪曲面网格模块,提出控制矢量的概念,运用控制矢量和双线性插值网格划分构建网格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格动态调整方法来细化网格,更好地体现了原始场景褶皱效果。3.真实感模块,结合反走样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编程、快速的双线性纹理映射插值算法;运用基于亮度和饱和度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场景图像和纹理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根据目标区域与纹理图像相应相素点的饱和度与亮度,计算得到目标区域中相应点的颜色值。该算法既区分了纹理本身的明暗和场景明暗,又避免了图像色彩失真,保证了映射结果的纹理稳定性,实现了较好的真实感效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和软件编程,在软件上实现织物三维场景模拟系统。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目录  5-8
第1章 绪论  8-15
  1.1 课题技术背景  8-13
    1.1.1 相关技术概述  8-9
    1.1.2 纺织CAD技术发展和现状  9-10
    1.1.3 织物组织CAD  10
    1.1.4 场景虚拟技术发展和现状  10-13
  1.2 本课题应用意义  13
  1.3 研究内容  13-14
  1.4 本章小结  14-15
第2章 织物三维场景模拟系统总体方案介绍  15-20
  2.1 系统硬件设计  15
  2.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15-17
  2.3 系统各模块功能描述  17-18
    2.3.1 场景提取模块  17
    2.3.2 伪曲面网格模块  17-18
    2.3.3 真实感模块  18
  2.4 本章小结  18-20
第3章 场景提取模块  20-26
  3.1 模拟边界确定  20
  3.2 场景轮廓自动提取  20-25
    3.2.1 图像轮廓  21
    3.2.2 图像二值化  21-23
    3.2.3 链码法  23-24
    3.2.4 场景轮廓自动提取实现  24-25
  3.3 本章小结  25-26
第4章 伪曲面网格模块  26-38
  4.1 控制矢量  26-32
    4.1.1 累加弦长二次样条参数曲线  26-28
    4.1.2 控制矢量应用  28-32
  4.2 双线性插值有限元网格划分  32-35
    4.2.1 有限元网格划分  32
    4.2.2 网格划分原则  32-33
    4.2.3 双线性插值有限元算法  33-34
    4.2.4 双线性插值有限元实现  34-35
    4.2.5 网格节点连续性  35
  4.3 网格动态调整  35-37
  4.4 本章小结  37-38
第5章 真实感模块  38-57
  5.1 纹理映射  38-40
    5.1.1 纹理基础  38
    5.1.2 纹理映射原理及分类  38-40
  5.2 纹理映射实现  40-44
    5.2.1 纹理预处理  40-41
    5.2.2 反走样  41-42
    5.2.3 双线性插值纹理映射  42-44
  5.3 明暗处理技术  44-50
    5.3.1 颜色和颜色模型  44-48
    5.3.2 明暗处理原理  48-49
    5.3.3 像素级图像融合  49-50
  5.4 明暗效果实现  50-56
    5.4.1 各种实现方法比较  50-54
    5.4.2 基于亮度和饱和度的图像融合处理方法  54-56
  5.5 本章小结  56-57
第6章 系统软件实现  57-66
  6.1 软件主界面  57-59
  6.2 系统软件结构图  59-60
  6.3 系统各结构功能的实现  60-61
  6.4 软件模拟过程  61-65
  6.5 本章小结  65-66
总结与展望  66-68
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与发表论文  68-69
附录—重要程序清单  69-75
参考文献  75-78
致谢  78

相似论文

  1. 图像拼接技术研究,TP391.41
  2.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3. 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751
  4. ASAR与MODIS协同的海洋溢油信息提取,X87
  5. 轮廓波变换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TP391.41
  6. 脊波变换在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TP391.41
  7.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和烟花实时模拟技术研究,TP391.9
  8. 混纺织物不同纤维的图像识别与定量分析,TP391.41
  9. 图像/视频中自动人脸替换研究,TP391.41
  10.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技术的研究,TP391.41
  11. 可见光与红外数字图像融合系统设计和实现,TP391.41
  12. 基于图像特征提取的图像融合研究,TP391.41
  13. 红外与CMOS融合的乳癌检测仪研究,TP391.41
  14. 交互式局部约束织物纹理映射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5.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研究,TP391.41
  16. 可见光和红外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391.41
  17. 基于EMD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391.41
  18. 多光谱遥感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研究,TP751
  19. 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TP391.41
  20. 局部非均匀不变矩描述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TP391.41
  21.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