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代的“妖书”“妖言”研究

作 者: 谭晓静
导 师: 方志远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明代 妖书 妖言 话语权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妖书”、“妖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常见言论标签,历来为各朝统治者所痛恨。历代法典针对造、传“妖书”、“妖言”的行为都设置了相关罪名,统治者对此多实行非诛即杀的惩处措施。明代有关“妖书”、“妖言”的案例为数不少,通过这些案例,对明代的“妖书”、“妖言”进行分类梳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类,即叛逆类、“文字狱”类、政治斗争文书类,将其余无法归入以上三类的“妖书”、“妖言”另作其他类。在所有类型中,叛逆类“妖书”、“妖言”在整个明代均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类型所占比例变化反映了明代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妖书”、“妖言”的产生有多重原因:首先,历代流传的“妖书”、“妖言”是其重要源头;其次,底层民众因被蛊惑或为了谋生而常自行编造“妖书”、“妖言”;再次,官僚为了政治斗争需要利用“妖书”、“妖言”;最后,无业游民的增加“丰富”了“妖书”、“妖言”的制造、传播队伍。“妖书”、“妖言”的惑众性与流动性使其对朝廷、社会、民众造成了重要影响,不仅时常成为各种动乱的根源、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还由此引发许多冤假错案,同时,对民众的思想造成了相互矛盾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明代“妖书”、“妖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的“妖书”、“妖言”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其标尺均由统治者所界定,而界定的标准就是是否危害自身的统治,每当这种时候,统治者并不会好好反思自己意识形态教育的缺陷和误区,而往往采取非诛即杀的简单、暴力的方法进行打击,而这种方法,并没有解决民众思想上的欲求,这也是“妖书”、“妖言”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明代洮州卫研究,K248
  2.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3.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4. 地域视角下的明代诗话文献考论,I207.22
  5. 明代户帖研究,K248
  6. 明代官制中的“左”与“右”,K248
  7. 明代社会的货币问题与黄宗羲的货币思想,F092
  8. 明代舆论研究,K248
  9. 明代人身损害赔偿研究,D929
  10.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K248
  11. 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K248
  12. 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K248
  13. 论吴应箕的史学成就,K248.3
  14.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15. 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J522
  16. 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I206.2
  17. 简论猪八戒的喜剧性格,I207.419
  18. 明代建阳书坊的科考用书,G259.29
  19. 环列府州,纲维布置,TU-098.1
  20. 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K248
  21. 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K24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