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
作 者: 熊慧勇
导 师: 方志远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明代 江汉平原 水灾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江汉平原在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因素影响之下,水灾频发。并且,在这两类因素影响之下使江汉平原的水灾在时间上呈现出集中或季节性和明中后期发生频率高于前期的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主要分布于荆州府东南部,承天府的南部,武昌府的北部以及整个汉阳府一带的特征。江汉平原频发的水灾给江汉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对民众生命财产的损害、水灾引发的次生灾害等。面对水灾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影响,江汉社会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应对。预防包括:水利建设、仓储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应对包括:国家应对、民间应对。国家通过赈济、蠲免、祭祀以及设立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等方式进行救灾,民间则采取灾民自救和富民救助的方式来克服灾难,以此来维护江汉社会的秩序与运行,并且使江汉社会在整个明代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地位。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7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7-8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8-10 三、学术史回顾 10-15 四、研究理论、方法和本文思路 15 五、参考资料 15-17 第二章 明代江汉平原水灾时空分布及其特征 17-28 一、明代江汉平原水灾时间分布及其特征 23-25 (一) 集中性或季节性特征 24 (二) 明中后期水灾发生次数和频率高于明前期 24-25 二、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25-28 第三章 明代江汉平原水灾成因及其影响 28-44 一、明代江汉平原水灾成因 28-38 (一) 自然因素 28-30 (二) 社会因素 30-38 二、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的影响 38-44 (一) 对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38-41 (二) 由水灾引发的次生灾害 41-44 第四章 灾前预防和灾后社会应对 44-68 一、灾前预防 44-55 (一) 水利建设 44-50 (二) 仓储建设 50-54 (三) 生态建设 54-55 二、灾后社会应对 55-68 (一) 国家应对 56-64 (二) 民间应对 64-68 结语 68-69 参考文献 69-75 后记 75-76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76
|
相似论文
- 明代洮州卫研究,K248
-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 地域视角下的明代诗话文献考论,I207.22
- 明代户帖研究,K248
- 明代官制中的“左”与“右”,K248
- 明代社会的货币问题与黄宗羲的货币思想,F092
- 明代舆论研究,K248
- 明代人身损害赔偿研究,D929
- “H”村造屋,TU241.5
- 江汉平原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研究,U418.9
- 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K258
-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K248
- 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K248
- 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K248
- 论吴应箕的史学成就,K248.3
-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 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J522
- 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I206.2
- 简论猪八戒的喜剧性格,I207.419
- 明代建阳书坊的科考用书,G259.2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