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影响研究

作 者: 陈登丰
导 师: 刘健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林业
关键词: 森林人家 乡村旅游 影响研究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开始成为我国旅游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2006年底,福建省林业厅从福建森林资源丰富的特色出发,在借鉴省外农家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森林人家”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健康游形式和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日益严峻的旅游竞争形势下,对福建乡村旅游发展怎样的影响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森林人家”产品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途径,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采取定性要素赋值、数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等方法,构建适合“森林人家”这一旅游产品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反映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水平;准则层由资源环境、开放建设、经济、社会四大因子构成,指标层由反映要素的24个具体指标构成。同时,以福州旗山“森林人家”建设为例,运用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对“森林人家”建设前两年和“森林人家”建设后两年乡村旅游可持续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评判,得出相关结论。从数据分析情况看,“森林人家”建设后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指数与建设前有显著差异,建设后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指数上升了1.5433。从准则层来看,“森林人家”建设后对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中的旅游资源环境、旅游开放建设、经济、社会四个因子都产显著积极影响,其中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再次是旅游开放建设、最后是旅游资源环境。从24个指标前后比较的显著性分析:服务安全设施完善程度、经营秩序、“森林人家”建设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政策扶持、游客满意度、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旅游投入、旅游收入、引资能力等17个指标有显著变化,乡村旅游价值、生态环境质量、废弃物处理率、区位条件、知名度、外地游客数量、区域旅游从业人数占区域人口数的比值等7个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1.“森林人家”作为依托良好的森林休闲健康游资源,当地群众自发开发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吃、住、娱、购等生态友好型旅游产品,促进了乡村旅游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乡村旅游开放建设水平,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森林人家”走出了一条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并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并存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森林人家”推出不但丰富了森林旅游产品,增加游客休闲健身的途径,还推动城乡交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了林农的收入。3.“森林人家”有效解决了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充分发掘了福建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的需求。4.“森林人家”的推出适应了福建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为福建乡村旅游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平台。同时,对乡村旅游影响的研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创建了适合“森林人家”评价的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指标体系,对“森林人家”的作用建设前后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可为进一步完善“森林人家”及进一步研究“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可影响作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绪论  11-16
  1.1 问题的提出  11
  1.2 相关概念及界定  11-12
    1.2.1 乡村旅游  11-12
    1.2.2 森林旅游  12
    1.2.3 “森林人家”  12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研究现状  12-16
    1.3.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12-13
    1.3.2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现状  13-16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  16-21
  2.1 研究区域概况  16-17
    2.1.1 区位  16
    2.1.2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  16
    2.1.3 森林资源条件  16
    2.1.4 旗山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16-17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8
  2.3 资料收集  18-21
3. “森林人家”设计概况  21-24
  3.1 设计动因  21
    3.1.1 福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  21
    3.1.2 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  21
    3.1.3 福建发展森林旅游新平台的需要  21
  3.2 设计原则  21-22
    3.2.1 体现“一家一品”的地方性特色原则  21
    3.2.2 体现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标准化的原则  21-22
  3.3 设计目标  22
  3.4 设计方案  22-24
    3.4.1 制定实施方案  22
    3.4.2 制定管理规范  22
    3.4.3 实行授牌经营  22
    3.4.4 打造品牌  22-24
4.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4-31
  4.1 构建思路  24
  4.2 构建原则  24-25
    4.2.1 科学性原则  24
    4.2.2 系统性原则  24
    4.2.3 层次性原则  24
    4.2.4 可行性原则  24
    4.2.5 动态性原则  24-25
    4.2.6 区域性原则  25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5-31
    4.3.1 层次分析法  25
    4.3.2 建立层次结构  25-27
    4.3.3 构造判断矩阵  27-28
    4.3.4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28-29
    4.3.5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29-31
5. “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分析  31-44
  5.1 数据处理  31-34
    5.1.1 资料统计  31-32
    5.1.2 数据标准化  32-34
  5.2 “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影响总体分析  34-37
    5.2.1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分析  34-35
    5.2.2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旅游资源环境因子评价分析  35
    5.2.3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开发建设因子评价分析  35-36
    5.2.4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经济因子评价分析  36
    5.2.5 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社会因子评价分析  36-37
  5.3 “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影响的各要素的具体分析  37-44
6 结论与讨论  44-47
  6.1 构建与“森林人家”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44
  6.2 “森林人家”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经营  44-45
  6.3 “森林人家”建设促进提升了乡村旅游开放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45
  6.4 “森林人家”建设具有经济带动作用  45-46
  6.5 “森林人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46
  6.6 “森林人家”建设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打造  46-47
7 展望  47-65
参考文献  65-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C912.82
  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3. 咸宁地区乡村旅游中聚落建成环境可持续研究,TU982.29
  4. 基于乡村旅游的村镇改造设计研究,TU982.29
  5. 宁波滕头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F592.7
  6.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F592
  7. 长沙市乡村旅游景区游客需求研究,F592.7
  8. 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研究,F592.7
  9. 贵州乡村旅游的民族特色开发研究,F592.7
  10. 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影响研究,F592.7
  11. 乡村旅游与乡村都市化研究,F592.7
  12. 甘肃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研究,F592.7
  13. 陈炉镇家庭客栈规划设计研究,TU247.4
  14. 宏观调控政策对长株潭城市群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F293.3
  15. 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F592.7
  16. 基于生态化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研究,F205;F224
  17.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F224
  18. 丽江金山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策略研究,F327
  19. 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F592
  20. 岱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F592.7
  21. 湖北省赤壁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