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室内外饰面材料审美异同

作 者: 王禹
导 师: 周铁军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建筑饰面材料 室内设计材料 材料美学观 色彩 光效应
分类号: TU23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与国外深入的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也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不足之处依然甚多。在建筑材料的研究方面,材料的概念往往与装饰,装修,室内设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人的材料实用物理功能的研究开展己久,而作用于人的材料的审美心理功能研究则刚刚起步。实践证明,材料的视觉特征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国内目前的建筑材料科学侧重于物理与化学性能的研究,技术经济条件也相对落后,不能与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很好的协调,建筑师往往只能被动的从商业化产品中选择,因而使最终的作品显得粗糙,缺乏细部,个性特征及创造力。在国外诸多优秀的建筑师在材料的运用上独具匠心,特征鲜明,并形成了相应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很多建筑师对材料的选择是主动性的,通过不断的实验,在对材料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体会后,从而满足设计理念中所要表达的最终视觉形象,并体现材料的自身价值,给人以强烈的触觉和视觉冲击力,达成建筑的审美需求。在各种类型的成功作品中均可感受到建筑师对材料元素的创造性的运用,注重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建筑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材料语言的表现性的最大限度的追求,对材料之美的深刻挖掘,不同材料的巧妙的搭配,塑造优雅的视觉形象,关注细部的处理,人性化的设计,并通过材料自身,用抽象的语言反映出地方、民族、时代精神、个性特征等人文意义。当前阶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追求建筑饰面材料在室内和室外的合理运用,有机的结合统一,相辅相成的运用手法。让建筑无论从形式观感还是材料表现的观感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审美和文化要求。建筑的材料设计表现是指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与材料之间的构成效果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其内容包括对材料自身特性的表现,以及材料构成的技术表现。通过这些基本内容的表达,对所形成建筑空间环境的形式产生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在建筑表面的质地和质感、构造与结构特点以及建筑的场所意义等方面。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插图目录  9-14
1 绪论  14-24
  1.1 研究背景  14-16
    1.1.1 建筑室内外材料区分与运用的需要  14-15
    1.1.2 建筑室内外材料审美的需要  15-16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20
    1.2.1 研究的目的  16
    1.2.2 研究的意义  16-18
    1.2.3 研究的对象、范围  18-20
  1.3 相关概念诠释  20-22
  1.4 本章小结  22-24
2 建筑室内外材料发展与变化  24-44
  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相同与不同  24-25
    2.1.1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4
    2.1.2 室内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4
    2.1.3 二者的相同与不同  24-25
  2.2 建筑室内外材料的发展与变化  25-37
    2.2.1 建筑材料运用的基本状况  26-28
    2.2.2 材料科技发展在建筑中的应用  28-31
    2.2.3 建筑设计的发展带动材料的变化  31-32
    2.2.4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与变化  32-37
  2.3 饰面材料的内外转化  37-42
    2.3.1 室内外饰面材料特点  37-39
    2.3.2 饰面材料发展趋势  39-40
    2.3.3 饰面材料特性的变化  40-41
    2.3.4 室内外饰面材料的互化  41-42
  2.4 本章小结  42-44
3 室内外建筑材料美学认知  44-58
  3.1 材料的美学观点  44-51
    3.1.1 材料的沿革  44-46
    3.1.2 材料的结构特性  46-47
    3.1.3 材料的知觉特性  47-51
  3.2 材料的对比  51-54
    3.2.1 材料的固有属性  51
    3.2.2 材料的心理属性  51-54
  3.3 室内外材料的审美原则  54-56
    3.3.1 材料美学效应决定审美法则  54-55
    3.3.2 材料的感知效应决定审美原则  55-56
  3.4 本章小结  56-58
4 室内外材料中光的利用与审美  58-86
  4.1 光的艺术性影响  58-65
    4.1.1 光塑造环境艺术的因素  58-59
    4.1.2 光的方向性塑造环境艺术  59-60
    4.1.3 光和阴影塑造的环境艺术  60-61
    4.1.4 光塑造立体感  61-63
    4.1.5 光的透明性塑造的环境艺术  63-64
    4.1.6 光的反射性塑造的环境艺术  64-65
    4.1.7 由光的构图塑造的环境艺术  65
  4.2 材料与自然光和人造光的不同视感  65-71
    4.2.1 两种光的差异  65-66
    4.2.2 材料与光源的深层次刻画  66-71
  4.3 光环境下室内外材料的利用与审美  71-85
    4.3.1 光环境下室内材料的利用与审美  72-77
    4.3.2 光环境下室外材料的利用与审美  77-82
    4.3.3 光环境下室内外材料利用与审美的异同  82-85
  4.4 本章小结  85-86
5 室内外材料色彩使用与审美  86-118
  5.1 色彩的基本设计  86-90
    5.1.1 色彩特性  86-88
    5.1.2 色彩构成因素  88
    5.1.3 色彩设计规律  88-90
  5.2 建筑色彩环境设计  90-102
    5.2.1 建筑色彩表现力  90-93
    5.2.2 建筑外立面与色彩的关系  93-95
    5.2.3 室外材料色彩的使用与审美  95-102
  5.3 室内色彩氛围营造  102-107
    5.3.1 室内色彩与心理  102-103
    5.3.2 室内环境与色彩选择  103-104
    5.3.3 室内材料色彩的使用与审美  104-107
  5.4 室内外材料色彩的审美异同  107-116
    5.4.1 不同质地的色彩  107-109
    5.4.2 不同体量的色彩  109-112
    5.4.3 不同环境的色彩审美异同  112-116
  5.5 本章小结  116-118
6 室内外材料肌理使用与审美  118-128
  6.1 材料肌理与环境  118-123
    6.1.1 室内材料肌理  118-120
    6.1.2 室外材料肌理  120-121
    6.1.3 室内外材料肌理使用的异同  121-123
  6.2 材料肌理与尺度  123-126
    6.2.1 室内尺度与肌理需求  123-124
    6.2.2 室外尺度与肌理需求  124-125
    6.2.3 室内外尺度与肌理需求的异同  125-126
  6.3 本章小结  126-128
7 结语  128-130
致谢  130-132
参考文献  132-134
附录  134

相似论文

  1. CT机造型设计研究,R197.39
  2. 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的研究,TU115
  3.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4. 解读纳比派画家勃纳尔的绘画艺术,J205
  5. 汉英常用贬义词对比研究,H313
  6. 论日语词汇的消极表达,H36
  7.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研究,TU115
  8. 简约手法在当今城市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TU241
  9. 生命的和弦,J205
  10. 丽水城市居住小区建筑色彩设计分析研究,TU984.12
  11. 千阳布枕造型艺术探研,J523
  12. 浅谈敦煌石窟壁画的艺术魅力,K879.41
  13. 古蜀神仙文化的美学阐释,K876.41
  14. 文革主流小说中的乌托邦色彩研究,I207.42
  15. 文化视野下中国电影色彩的表意性研究,J905
  16. 轿车产品外观感觉特性设计研究,U462
  17. 汉英数字谚语对比研究,H313
  18. 中西方电影色彩的比较研究,J905
  19. 论蒙古族服饰色彩在工笔重彩画中的运用,J212
  20. 网络课程中色彩对学习者的影响研究,G434
  21. 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的色彩营销及案例分析,F713.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房屋细部构造设计 > 建筑装饰 > 室内装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