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机动车车主的替代责任

作 者: 王丽丽
导 师: 毛瑞兆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 机动车车主 替代责任
分类号: D922.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使用“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主体界定标准存在缺陷,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实践中往往存在机动车车主与驾驶人相分离的情形,那么,机动车车主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车主承担赔偿责任的性质是什么?本文首次引入“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通过法解释学、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价值分析等方法,阐述了车主与驾驶人相分离状态下,“机动车一方”车主的赔偿责任的确立及承担问题。为此,本文以“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为主旨,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概述。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入手,结合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形态等基础理论,明确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特殊性,车主与驾驶人不一致时,存在车主与驾驶人两个责任主体,并进一步引出了机动车车主的替代责任问题。第二章: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与立法比较。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本章从替代责任的起源及形态开始阐述,为机动车车主的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逐步引入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重点阐述了其产生与存在的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了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之立法比较。主要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原则及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第三章:我国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现状。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立法现状,随后,本文就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类型化情形进行分析,主要概括为:第一种是机动车车主同意驾驶人合法使用的情形,第二种是未经车主许可擅自使用机动车的情形,第三种是机动车出售并交付的情形。第四章:构建我国机动车车主的替代责任制度。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提及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但在实践中,关于机动车车主与驾驶人分离,机动车替代驾驶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不在少数。故笔者认为,基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方、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机动车车主责任承担的判定基准应采“危险牵连”、“运行收益”和“过错原则”。机动车车主与驾驶人相分离,由于机动车是高危运输工具,虽然车主没有直接控制管理机动车,但经车主同意由驾驶人驾驶的,仍与其存在危险牵连关系,车主应当承担一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若车主享受了运行利益,或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不是由车主直接产生的,而是在由驾驶人直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下,车主也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共同承担时,车主承担的责任就属于替代责任。由于机动车车主的替代责任制度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救济方式,是基于立法不完善及实践的复杂性而产生,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并且做到效率公平,更应完善机动车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引言  13-14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概述  14-19
  (一) 机动车与道路交通事故  14-16
  (二)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16-17
  (三)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17
  (四) 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分配  17-19
二、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与立法比较  19-30
  (一) 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综述  19-25
    1. 替代责任概述  19-21
    2. 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理论  21-25
  (二) 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之比较立法  25-30
    1. 英美法系国家  25-26
    2. 大陆法系国家  26-28
    3. 我国台湾、澳门  28
    4. 借鉴  28-30
三、我国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现状  30-41
  (一) 我国有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立法  30-32
  (二) 我国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类型化分析  32-41
    1. 机动车车主同意驾驶人合法使用的情形  32-37
    2. 未经车主许可擅自使用机动车的情形  37-39
    3. 机动车出售并交付的情形  39-41
四、构建我国机动车车主的替代责任制度  41-46
  (一) 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模式的立法构建  41-42
    1. 判定基准  41-42
    2. 责任承担  42
  (二) 完善机动车车主替代责任的相关制度  42-46
    1. 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43-44
    2. 完善诉权  44-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48
发表文章目录  48-49
致谢  49-50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0-51

相似论文

  1.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923;D922.182.3
  2. 替代责任探析,D923
  3. 因合同违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研究,D923
  4. 邓刚诉白银公司侵权案分析,D923
  5. 错误出生的侵权责任研究,D923
  6. 论雇主替代责任,D923
  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922.14
  8. 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保护研究,D996
  9. 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诉讼审判研究,D923.9
  10. 论胎儿利益保护在侵权领域的扩张,D923
  11.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研究,D923.4
  12. 我国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923
  13. 缺陷食品致损的损害赔偿研究,D922.16;F203
  14. 好意同乘侵权责任研究,D923
  15.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务研究,D923.9
  16. 电网企业民事责任研究,F426.61
  17.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923.41
  18. 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研究,D923.41
  19. 侵权法上惩罚性赔偿规则探讨,D923.8
  20. 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之研究,D922.5
  21. 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规则,D923.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行政法 > 公安管理法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