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相乳液聚合新型絮凝剂及性能研究

作 者: 李业兴
导 师: 王娉
学 校: 沈阳理工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赤泥絮凝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4-甲基丙烯酰胺基水杨酸
分类号: TQ31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4-甲基丙烯酰胺基水杨酸(4-MASA)、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AM/4-MASA)和P(AA/4-MASA)两种二元聚合物,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P(AM/4-MASA)的合成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合成了P(AA/4-MASA)。通过红外光谱和粒径分析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的赤泥矿浆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P(AM/4-MASA)对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将絮凝剂P(AM/4-MASA)、P(AA/4-MASA)和PAA的絮凝性能进行对比,并结合P(AM/4-MASA)和PAA复配后的沉降实验数据,分析出不同官能团及分子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得出,4-MASA和AM(或AA)的配比为1:27,引发剂为过硫酸铵,用量为0.8%,采用复合乳化剂(Span-80和Tween-80),用量为8%,HLB值为6.5,油水比为1.3:1,引发温度为60℃,此时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30万。沉降实验中,选定添加量为50g/t干泥,随单体丙烯酰胺和4-甲基丙烯酰胺基水杨酸配比的增大,聚合物中水杨酸含量的减少,分子量的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当单体4-甲基丙烯酰胺基水杨酸钠和丙烯酰胺配比为1:23时,分子量为115万,吸光度为0.103,对上清液澄清度改善效果明显,与世界公认的高效絮凝剂效果相当,表明水杨酸官能团能明显改善赤泥矿浆澄清度。赤泥沉降对比都含有羧基的PAA和P(AA/4-MASA),PAA沉降快于P(AA/4-MASA),可见絮凝剂分子量是决定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P(AM/4-MASA)和PAA按2:1复配使用,分层时间为79秒,前10min沉降速度达到10.4 mm/min,吸光度为0.105,沉降速度接近PAA,而上清液澄清效果接近P(AM/4-MASA)。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3
第1章 绪论  13-29
  1.1 概述  13
  1.2 赤泥沉降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7
    1.2.1 酰胺类和羧酸类絮凝剂  13-14
    1.2.2 氧肟酸类絮凝剂  14-15
    1.2.3 磺酸类絮凝剂  15-16
    1.2.4 磷酸类絮凝剂  16
    1.2.5 水杨酸类絮凝剂  16-17
  1.3 絮凝剂絮凝机理  17-21
    1.3.1 电荷中和  17-18
    1.3.2 絮凝剂架桥作用机理  18
    1.3.3 网捕作用  18
    1.3.4 高分子絮凝剂与赤泥表面的吸附作用  18-19
    1.3.5 常见基团与赤泥表面的吸附  19-21
  1.4 影响絮凝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21-24
    1.4.1 高分子化合物基团的性质  21-22
    1.4.2 赤泥中铁矿物形态  22
    1.4.3 相对分子质量  22-23
    1.4.4 温度  23
    1.4.5 絮凝剂用量  23-24
    1.4.6 絮凝剂与赤泥的混合  24
  1.5 合成絮凝剂相关理论  24-26
    1.5.1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25
    1.5.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25-26
    1.5.3 自动加速现象  26
  1.6 絮凝剂分子设计思路  26-27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27-29
    1.7.1 课题研究的意义  27-28
    1.7.2 研究内容  28-29
第2章 实验部分  29-42
  2.1 实验所用单体的结构与性质  29-30
    2.1.1 单体4-甲基丙烯酰胺基水杨酸的结构及性质  29
    2.1.2 单体丙烯酰胺的结构及性质  29-30
    2.1.3 单体丙烯酸的结构及性质  30
  2.2 P(AM/4-MASA)及P(AA/4-MASA)合成路线设计  30-31
  2.3 P(AM/4-MASA)及P(AA/4-MASA)聚合机理  31
  2.4 实验药品、仪器及装置  31-33
    2.4.1 实验药品  31-32
    2.4.2 实验仪器  32
    2.4.3 实验装置  32-33
  2.5 P(AM/4-MASA)及P(AA/4-MASA)合成实验方法  33-34
  2.6 合成P(AM/4-MASA)影响因素选择  34-36
    2.6.1 油相的选择  34
    2.6.2 单体浓度的选择  34-35
    2.6.3 乳化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35
    2.6.4 引发剂种类的选择  35
    2.6.5 温度的选择  35-36
    2.6.6 搅拌强度的确定  36
    2.6.7 常见阻聚因素及解决方法  36
  2.7 产物表征及分析方法  36-39
    2.7.1 红外光谱测定  36-37
    2.7.2 分子量测定  37-39
    2.7.3 粒度测定  39
  2.8 絮凝实验指标的计算  39-40
    2.8.1 固含计算与絮凝剂的配制  39
    2.8.2 絮凝剂添加量计算  39-40
    2.8.3 矿浆参数的确定  40
  2.9 赤泥沉降实验方法  40-42
    2.9.1 赤泥沉降实验中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40-41
    2.9.2 赤泥沉降实验过程  41
    2.9.3 不同絮凝剂沉降对比实验方案  41
    2.9.4 絮凝剂复配方法  41-42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66
  3.1 合成P(AM/4-MASA)工艺条件研究  42-50
    3.1.1 乳化剂种类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2-43
    3.1.2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3
    3.1.3 HLB 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3-44
    3.1.4 单体配比对产物粘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44-45
    3.1.5 单体浓度的影响  45-46
    3.1.6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46-48
    3.1.7 油水比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48-49
    3.1.8 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49-50
  3.2 产品结构与性能表征  50-54
    3.2.1 红外光谱分析  50-52
    3.2.2 粒径分析  52-53
    3.2.3 聚合物乳液溶解性能分析  53-54
  3.3 P(AM/4-MASA)在赤泥沉降中的应用  54-58
    3.3.1 新型絮凝剂添加量的选择  54-56
    3.3.2 不同单体配比对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56-58
  3.4 PAA、P(AM/4-MASA)和P(AA/4-MASA)絮凝性能比较  58-61
    3.4.1 PAA、P(AM/4-MASA)和P(AA/4-MASA)沉降速度比较  59-60
    3.4.2 PAA、P(AM/4-MASA)和P(AA/4-MASA)上清液澄清度比较  60
    3.4.3 PAA、P(AM/4-MASA)和P(AA/4-MASA)压缩液固比比较  60-61
  3.5 P(AM/4-MASA)和PAA 的复配性能  61-63
  3.6 絮凝剂官能团及分子量对赤泥沉降性能影响  63-64
  3.7 复配絮凝剂与进口A600,N85010 絮凝性能比较  64-66
结论  66-68
参考文献  68-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73-74
致谢  74-75

相似论文

  1. 丙烯酸—丙烯酰胺类高倍吸水树脂性能研究,TQ324.8
  2. 双重响应性材料对芳香聚酰胺膜的表面修饰,TB383.2
  3. 载银纳米粒子温度刺激响应性杂化纳米水凝胶的研究,TB383.1
  4. SMPU/PNIPAM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温敏透湿膜研究,O631.3
  5. 载银纳米粒子的pH刺激响应性复合纳米水凝胶的研究,TB383.1
  6. 反相乳液法制备星形P(AM-DMDAAC)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X703.5
  7.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酰胺改性膜的研究及其在芦柑保鲜中的应用,TS255.3
  8. 快速响应型粘土(Clay-S)/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纳米复合水凝胶结构设计及性能表征,TB383.1
  9. PNIPA/Fe_3O_4复合水凝胶的辐照制备与表征,TB332
  10.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TQ324.8
  11. IA-AMPS-HP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机理的研究,TQ085.4
  12. 诺卡氏菌腈水合酶和蜡状芽孢杆菌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O629.8
  13. 温敏水凝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的考察,O657.7
  14. 褪黑素对丙烯酰胺所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R131
  15. 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共混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膜的研制,TP212
  16. 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X836
  17. 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抑制技术研究,TS207
  18. 羧甲基纤维素类水基压裂液增稠剂的应用与研究,TE357
  19. 双亲嵌段共聚物P(BA-b-AM)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16.334
  20. CdS复合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O614.2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 > 原料与辅助材料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助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