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作 者: 孟晴
导 师: 苏浩
学 校: 外交学院
专 业: 外交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东盟
分类号: F114.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个国家开始认识到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逐渐经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弊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各个国家开始形成小范围的区域合作以谋求自身经济的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东亚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中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就是顺应这种形势而开展起来的。十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较快进展,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形式相比,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独具特色。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地理位置显著,资源丰富,开展经济合作有利于整合次区域各国的力量,调动区域内外各方的力量,促进区域内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湄公河次区域也成为诸多国家竞争的焦点。中国通过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与流域内五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保证本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有成效,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国际区域一体化经济效应分析理论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次区域合作提供若干政策和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前言  6-15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6-7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7-11
  三、 论文研究方案  11-13
  四、 论文框架  13-15
第一章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国合作的理论框架  15-37
  第一节 范式的选择: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15-17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区域主义与次区域主义理论  17-33
    一、区域一体化理论  17-20
    二、区域一体化经济效应分析理论  20-22
    三、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义和形式  22-25
    四、新地区主义与东亚的开放地区主义理论  25-29
    五、中国与开放地区主义  29-33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  33-37
    一、地缘经济学分析  33-34
    二、其他因素分析  34-37
第二章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与机制建设  37-66
  第一节 湄公河在次区域合作的基础与酝酿  37-45
    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基础  37-43
    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酝酿  43-45
  第二节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多样性构架  45-52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程  52-66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部长会议  52-54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领导人会议  54-58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重点合作项目  58-66
第三章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国合作的特点及中国的作用  66-83
  第一节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国合作的特征  66-69
  第二节 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国合作的效应分析  69-73
    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静态经济效应  69-73
    二、动态经济效应分析  73
  第三节、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作用  73-77
    一、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次区域合作的进程  74-75
    二、中国在消除地区贫困,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75
    三、中国积极推动并参与各类合作项目  75-76
    四、中国努力建设“和谐区域”,增强地区凝聚力  76-77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国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分析  77-83
    一、主要问题在于动力不足  77-79
    二、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其他瓶颈因素  79-80
    三、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80-83
结论  83-85
参考文献  85-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D835.1
  2. 区域一体化维度下的地方政府合作路径探析,F127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F752.7;F224
  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F272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996.1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D996.1
  7. 区域行政立法的构建,D922.1
  8. 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及其影响,F125.5
  9.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F127
  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疆地缘经济发展研究,F127
  11. 科技人力资料共享影响因素研究,F224
  1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竞合模式选择及战略联盟的构建,F273.7
  13. CAFTA贸易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F752.7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贸易效应研究,F752.7
  15. 冷战期间《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报道研究,D829
  16.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问题研究,F125.5
  17. 东盟一体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F752.7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F752.7
  19.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图书馆界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网建构研究,G252.6
  20.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G641
  2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F7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经济合作 > 区域间经济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