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作 者: 谢芳
导 师: 王新华
学 校: 山东科技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衰老矿井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资源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井衰老的必然性。衰老矿井不仅有残留资源需要开采,而且有大量围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利用的资源需要二次开发利用,更有大量的地面、地下基础设施资源需要开发利用。为此,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再次开发利用为目标,本文就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矿井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矿井周期性发展演化规律、矿井发展特点、矿井发展规律、矿井空间分布、矿井与城镇位置关系、衰老矿井发展规律及其退出方式等几个方面;其次对衰老矿井的资源种类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矿产资源(残留矿产资源、伴生共生资源、尾矿),副产品与废弃物资源,设备设施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地面基础设施及地下基础设施)六大类;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衰老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构建了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挖潜开采,矿产资源加工利用,副产品与废弃物利用,矿用物资及设备设施利用,人力资源利用,地面基础设施利用及地下基础设施利用等内容,尤其是依据衰老矿井空间布局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了地面及地下基础设施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详细研究了设备设施的循环利用,建立了集中满负荷工作制、维修保养机制、交换机制、层级利用机制、技术改造机制、再制造机制等内容:并对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结合华源矿业公司循环经济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处于衰退期矿井发展循环经济及我国衰老矿井资源的再次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1 绪论  12-23
  1.1 问题提出  12-13
  1.2 研究现状  13-18
  1.3 研究意义  18-19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9-22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2-23
2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及模式基础  23-29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4
  2.2 衰退矿区发展原理  24-25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5
  2.4 循环经济理论  25-26
  2.5 工业共生模式  26-27
  2.6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方法  27-28
  2.7 本章小结  28-29
3 矿井特征分析  29-44
  3.1 矿井周期性发展演化规律  29-32
  3.2 矿井特点及发展规律  32-37
  3.3 矿井空间分布及与城镇位置关系分析  37-42
  3.4 衰老矿井发展规律及退出方式  42-43
  3.5 本章小结  43-44
4 衰老矿井资源情况分析  44-55
  4.1 矿产资源  44-48
  4.2 副产品与废弃物  48-50
  4.3 设备设施资源  50-52
  4.4 人力资源  52-53
  4.5 土地资源与基础设施资源  53
  4.6 本章小结  53-55
5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55-75
  5.1 衰老矿井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55-57
  5.2 衰老矿井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57-58
  5.3 衰老矿井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58-60
  5.4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60-73
  5.5 本章小结  73-75
6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75-85
  6.1 科技支撑  75-77
  6.2 政策保障  77-80
  6.3 管理保障  80-83
  6.4 本章小结  83-85
7 华源矿业公司循环经济实践  85-98
  7.1 华源矿业公司概况  85
  7.2 华源矿业公司循环经济实践模式  85-93
  7.3 效益分析  93-96
  7.4 本章小结  96-98
8 结论和展望  98-99
致谢  99-100
参考文献  100-10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04

相似论文

  1.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2.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3.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4.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5.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6.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7. 北部湾口四种中上层鱼类耳石形态学、分布、生物学及资源评估,S932.4
  8.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9.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10. 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研究,G637
  11.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2. 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S423
  13. 公安110指挥决策业务系统,TP311.13
  14.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15.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16. 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中的应用研究,F552
  17. 大豆种质资源种子β-伴大豆球蛋白性状的遗传多样性,S565.1
  18.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现状研究,D64
  19. 基于GIS的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V213.4
  20. 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TP315
  21.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G72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