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分析与评价

作 者: 王晓彬
导 师: 庄思勇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基础能力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 国防科技工业动员能力
分类号: F426.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10-20年的一段时间内在一些重点领域能够有潜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绝对速度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整体发展尚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不可否认,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要想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武器装备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就首先要解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解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薄弱,就必须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有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使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尽快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对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工业基础、国防工业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对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给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指标评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指标体系的特点,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网络分析法(ANP)确定各因素权重。并通过调查问卷的专家打分法使结论更具有权威性。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的清晰认识,以及对正确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针,和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15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1.1 本文研究背景  9-10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0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0-13
    1.2.1 国外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研究现状  11-12
    1.2.2 国内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研究现状  12-13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1.3.1 研究内容  13
    1.3.2 研究方法  13
  1.4 本文存在的不足或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15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理论体系述评  15-20
  2.1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的概念及渊源  15-18
  2.2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的影响因素  18
  2.3 国防科技基础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  18-19
  2.4 本章小结  19-20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架  20-37
  3.1 产业层面指标体系  20-25
    3.1.1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能力  20-21
    3.1.2 武器装备快速研制开发能力  21-22
    3.1.3 产品的批量生产及其战时动员能力  22-24
    3.1.4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国配套能力  24-25
    3.1.5 科研生产的条件保障能力  25
  3.2 技术层面指标体系  25-31
    3.2.1 共性技术  25-26
    3.2.2 基础技术  26-27
    3.2.3 工业共性技术  27-28
    3.2.4 产品共性技术  28
    3.2.5 技术基础技术  28-29
    3.2.6 军民两用互动技术  29-30
    3.2.7 各行业专用技术  30-31
  3.3 人才指标体系  31-34
    3.3.1 规模性指标  32-33
    3.3.2 层次性指标  33
    3.3.3 动态性指标  33-34
    3.3.4 效能性指标  34
  3.4 本章小结  34-37
第4章 基于ANP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定量分析  37-51
  4.1 网络分析法  37-41
    4.1.1 网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7-38
    4.1.2 优势度  38
    4.1.3 ANP结构的超矩阵与加权超矩阵  38-40
    4.1.4 ANP的局部权重向量  40-41
  4.2 ANP方法在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41-44
    4.2.1 网络结构的建立  41-42
    4.2.2 超矩阵W的确定  42-44
    4.2.3 局部权重向量Q的确定  44
  4.3 AHP确定其他因素权重  44-46
  4.4 层次综合排序  46-48
  4.5 综合评价结果  48-50
  4.6 本章小结  50-51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1-56
  5.1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存在的问题  51-53
    5.1.1 产业层面  51-52
    5.1.2 技术层面  52
    5.1.3 人才层面  52-53
  5.2 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的政策建议  53-55
  5.3 本章小结  55-56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1
附录  61-69
  附录1 专家打分表  61-66
  附录2 专家打分表  66-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博弈分析,F426.48
  2. 国防科技工业产学研联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F426.48;F224
  3. 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政府管理研究,F426.48
  4.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研究,F426.48
  5. 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研究,F426.48
  6. 民营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法律路径构建,F426.48
  7. 关于构建“西三角”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F426.48
  8. 产业组织视角的军民融合及其规制研究,F426.48
  9.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军民融合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研究,F426.48
  1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研究,F426.48
  11. NVE研究所“军转民”战略研究,F426.48
  12. 学习型国防科技工业创新系统研究,F426.5
  13. 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管理体系研究,F426.48
  14.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F426.48
  15. 国防科技工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F426.48
  16.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研究,F284
  17.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中的能力密集分析,F224
  18. 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F129
  19. 虚拟组织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组织制度创新,F426.48
  2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F426.4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