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a2+/CaN途径在悬吊再负荷大鼠肌纤维类型转化中的作用

作 者: 吴金富
导 师: 周越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肌纤维类型 废用性肌萎缩 离心运动 Ca2+ CaN
分类号: G80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去负荷及再负荷过程中肌纤维类型组成、横截面积以及肌球蛋白重链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Ca2+/CaN信号对纤维类型组成及肌纤维大小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对照组(CON)、去负荷14天模型组(TS)、去负荷14天+自然站立14天组(NR)、去负荷14天+离心运动14天组(ER)以及去负荷14天+离心运动14天+环胞霉素组(ER+CsA)。采用ATPase染色和SDS-PAGE银染比较分析肌纤维类型组成及横截面积;免疫印迹分析slow-MHC、fast-MHC蛋白表达水平;酶偶法分析CaN及肌浆网Ca2+-A7Pase活性;钙离子探针检测红白肌肌浆中的[Ca2+]i及肌浆网的Ca2+转运能力。结果:1、去负荷14天,TS组腓肠肌Ⅰ型、Ⅱa型和Ⅱb型CSA分别减小42.2%、30.0%、17.9%。再负荷14天,ER组Ⅰ型CSA恢复到CON水平;三种再负荷方式都能使Ⅱa型CSA恢复到甚至超过CON水平;NR组和ER组使Ⅱb型CSA恢复到CON组113.3%和111.5%水平(P<0.05),ER+CsA组CSA恢复到CON组水平,与NR和ER组差异显著(P<0.05)。2、ATPase染色及电泳银染比较分析,去负荷时Ⅰ型和Ⅱa型比例减少(22.2%vs 27.3%:26.0%vs 16%),Ⅱb型显著性增多(27.2% vs 24.9%);再负荷后,离心+CSA恢复组Ⅱa型进一步下降(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0.9%vs 18.8%),Ⅱb型仍处于较高水平,(高出对照组18.1%vs 33.9%)。3、与CON组相比,TS组腓肠肌slow-MH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不同条件下再负荷14天,与CON组和NR组相比,ER组和ER+CsA组slow-MHC都显著减少(P<0.05);与CON组相比,ER组和ER+CsA组fast-MHC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1、去负荷14天使腓肠肌发生废州性萎缩,Ⅰ型对去负荷最敏感,慢肌容易发生废用性萎缩。2、再负荷离心运动及环保酶素激活Ca2+,并通过CaN调节肌纤维类型转化,调节肌纤维的肥大作用。3、PI3K/PKB以及GSK-3β参与Ca2+/CaN调节肌纤维类型及肥大反应。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1 前言  11-12
2 文献综述  12-20
  2.1 骨骼肌肌纤维的可塑性  12-13
  2.2 去负荷或微重力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  13-16
    2.2.1 废用状态下肌肉形态、结构及代谢的变化  13-14
    2.2.2 废用状态下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14
    2.2.3 废用性萎缩过程蛋白质降解途径  14-16
  2.3 Ca~(2+)/CaN-NFAT信号途径对肌纤维类型及肌肉肥大的调节作用  16-20
    2.3.1 Ca~(2+)参与调节骨骼肌代谢  16-17
    2.3.2 CaN影响骨骼肌肥大及肌纤维类型转化  17-19
    2.3.3 GSK-3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的作用  19-20
    2.3.4 Pl3K/PKB参与CaN/GSK-3 β信号途径调节骨骼肌肥大  20
3 研究方法  20-28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2
    3.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21
    3.1.2 给药方式及剂量  21
    3.1.3 废用性建模及再负荷方案  21-22
  3.2 测试样本采集与制备  22
  3.3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3
  3.4 指标测试与方法  23-28
    3.4.1 肌纤维类型的ATPase染色分型  23-24
    3.4.2 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SDS-PAGE电泳分析  24-26
    3.4.3 免疫印迹  26-27
    3.4.4 肌浆网囊泡Ca~(2+)-ATPase活性及Ca~(2+)转运能力  27-28
  3.5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处理  28
4 实验结果  28-46
  4.1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大鼠体重及肌肉体重比的影响  28-29
  4.2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腓肠肌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29-37
    4.2.1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大鼠肌纤维横截面积(CSA)的影响  29-31
    4.2.2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大鼠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31-36
    4.2.3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大鼠肌纤维间质的影响  36-37
  4.3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腓肠肌总蛋白含量  37-40
    4.3.1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腓肠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37-39
    4.3.2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slow-MHC和fast-MHC蛋白表达的影响  39-40
  4.4 去负荷及再负荷过程Pl3K/Akt和GSK-3 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40-41
  4.5 腓肠肌中CaN的活性及肌浆网Ca~(2+)转运能力的变化  41-46
    4.5.1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CaN的活性的影响  41-42
    4.5.2 肌浆网囊泡Ca~(2+)ATPase活性及Ca~(2+)转运能力变化  42-46
5 分析讨论  46-58
  5.1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大鼠体重及肌肉体重比的影响  46-47
  5.2 去负荷及再负荷对腓肠肌横截面积和MHC亚型的影响  47-48
  5.3 Ca~(2+)/CaN/GSK-3 β对肌纤维类型转化及肌肉肥大的调节作用  48-56
    5.3.1 CaN-NFAT信号通路对肌纤维类型转化及肌肉肥大的作用  49-50
    5.3.2 Ca~(2+)在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中的作用  50-52
    5.3.3 CaN通过Ca~(2+)诱导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基因表达  52-54
    5.3.4 GSK-3 β参与Ca~(2+)/CaN-NFAT途径调节肌纤维类型转化及肌肉肥大  54-55
    5.3.5 Pl3K/PKB共同参与调节废用性萎缩纤维类型的再生及肥大  55-56
  5.4 运动对去负荷废用性肌萎缩纤维类型转化的逆转作用  56-58
6 结论  58-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6
附录  66-6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7

相似论文

  1. 苹果Ca2+/H+反向转运体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研究,S661.1
  2.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3. 磷脂酶Dα1和Ca2+在拟南芥气孔关闭中的相互关系研究,Q946
  4. 头孢噻肟对细胞内钙离子跨膜行为影响的研究,R96
  5. 钙离子浓度荧光显微检测系统中控制模块的设计,R318.6
  6. 抗心肌Na~+/Ca~(2+)交换体α-1_(138-177)和α-2_(840-87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R392
  7. 丹参酮Ⅱ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浆钙离子和内皮素的影响,R285
  8. 过氧化氢调节成肌细胞线粒体移动的初步研究,Q244
  9. 介孔纳米γ-Al_2O_3的制备及对Ca~(2+)、SO_4~(2-)、Cl~-的吸附研究,X703.1
  10. 淀粉改性制备水泥基材料减水剂的研究,TU528.042.2
  11. 钙镁离子浓度及盐度驯化对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的影响及其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917.4
  12. 唐古特白刺种子发芽及其幼苗抗盐机理研究,S567.239
  13. 盐胁迫及外源Ca~(2+)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S643.3
  14. NPC乳鼠Purkinje细胞原代培养及Ca~(2+)动力学特征和小鼠小脑氨基酸测定,R329
  15. 防风对大小鼠胃肠运动的抑制及机制,R285.5
  16. 川芎嗪二甲苯基哌嗪对SH-SY5Y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
  17.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方解石沉积中的作用,P512.5
  18. 海水淡化水矿化过程研究,P747
  19. 唐古特白刺种子化感作用及其幼苗抗盐机理研究,Q945
  20. 芪苈强心对阿霉素致扩心病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分子机制的影响,R542.2
  21. 获得性漏斗胸大鼠膈肌纤维类型和糖原含量的研究,R3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