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FPGA高分辨率短时间间隔测量的研究与实现

作 者: 周增建
导 师: 周渭
学 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时间间隔测量系统 延时 计数器
分类号: TM935.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时间间隔测量在导航定位、航空航天、通讯、电子仪器、天文、计量、电子技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这些领域技术的发展,对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脉冲计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脉冲计数法,等效脉冲计数法的原理是通过锁相环对原始计数时钟信号进行倍频和移相后获得n路具有固定相移的计数时钟信号,然后用这n路计数时钟对闸门信号进行计数,相加后得到被测时间间隔闸门信号。然而,在等效脉冲计数法中,为了获得这n路具有固定相移的信号,往往需要几个锁相环才能完成。因此,为了减少锁相环的个数,针对FPGA的内部结构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的原理通过对时间间隔闸门信号进行延时,得到n个延时依次相差τ的闸门信号,然后利用锁相环对原始计数时钟信号进行倍频,对各个闸门信号进行计数,最后相加得到被测信号的时间间隔闸门信号。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等效脉冲计数法和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的软件以及硬件实现。软件实现主要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编程实现;硬件实现主要包括FPGA及其外围电路和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基于FPGA的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相对于等效脉冲计数法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可达到400ps,测量时间范围达到1100s。利用FPGA作为核心芯片对系统进行设计,达到了简化电路设计、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本文的设计方案还有提升的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时间的基本定义  7-8
  1.2 时间间隔的重要性  8-9
  1.3 时间间隔的测量方法  9-12
    1.3.1 脉冲计数法  9-10
    1.3.2 模拟内插法  10-11
    1.3.3 时间幅度转换法  11
    1.3.4 长度游标法  11
    1.3.5 量化时延法  11-12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3
  1.5 论文的工作以及安排  13-14
  1.6 小结  14-15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15-29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述  15-18
    2.1.1 FPGA 的发展  15-16
    2.1.2 FPGA 的基本结构  16-18
  2.2 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测量原理  18-22
    2.2.1 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测量原理  19-20
    2.2.2 等效脉冲计数法的量化误差分析  20-22
  2.3 等效脉冲计数法改进方法的探讨  22-25
    2.3.1 第一种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改进  22-24
    2.3.2 第二种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改进  24-25
  2.4 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的测量原理  25-27
  2.5 小结  27-29
第三章 短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软件实现  29-51
  3.1 FPGA 的程序设计  29-32
    3.1.1 FPGA 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语言  29-30
    3.1.2 FPGA 的设计流程  30-32
  3.2 等效脉冲计数法在FPGA 的实现  32-44
    3.2.1 闸门信号产生模块  32-33
    3.2.2 锁相环模块的设计  33-34
    3.2.3 计数器模块的设计  34-36
    3.2.4 数据转换模块的FPGA 实现  36
    3.2.5 数据传输模块的FPGA 实现  36-38
    3.2.6 等效脉冲计数法的FPGA 整体模块  38-39
    3.2.7 关键延时问题的解决  39-44
  3.3 改进等效脉冲计数法的FPGA 实现  44-47
  3.4 MCU 单片机程序设计  47-48
  3.5 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  48-49
  3.6 小结  49-51
第四章 短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设计  51-59
  4.1 系统的硬件结构  51
  4.2 FPGA 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51-54
    4.2.1 电源电路设计  52-53
    4.2.2 晶振电路设计  53
    4.2.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53-54
  4.3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54-56
    4.3.1 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55-56
    4.3.2 LCD 电路设计  56
  4.4 PCB 中的抗干扰设计  56-57
  4.5 小结  57-59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59-63
  5.1 误差分析  59
  5.2 测量数据分析  59-60
  5.3 系统评价  60-61
  5.4 小结  61-63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3-65
  6.1 总结  63
  6.2 研究展望  63-65
致谢  65-67
参考文献  67-69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69-71
附录  71-75

相似论文

  1. LXI计数器研制,TP274
  2. 车载CAN网络的网关设计方法研究,TP273
  3. 基于正交幅度调制的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TN929.1
  4. 基于微环谐振器的全光缓存技术的理论研究,TN256
  5.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及其FPGA实现,TN791
  6. 基于FPGA的闪电信号处理研究,TN791
  7. 空天网络DTN协议束分段策略仿真研究,TN915.04
  8. 基于硬件计数器虚拟化的多虚拟机性能评测研究,TP302
  9. 面向高效NoC路由差错码设计,TN47
  10. 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TP274.2
  11. 基于加窗插值FFT的电力谐波检测技术研究,TM935
  12. 列车全数字紧急对讲单元硬件设计与实现,TP273
  13. 一维脉冲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TN958.98
  14. X波段群延时腔体滤波器仿真设计与研制,TN713
  15.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仿真研究,TN958
  16. 移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传输框架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1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DSRC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TN915.04
  18. π/4-DQPSK基带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TN919.3
  19. USB2.0设备控制器的设计,TP336
  20. 晶体生长炉PID神经网络温度控制研究,TP13
  21. 基于性能计数器的攻击检测,防御与分析,TP311.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 > 频率、波形参数的测量及仪表 > 波长、频率(时间)的测量及仪表 > 时间测量仪(电子毫秒表)、时间间隔测量仪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