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析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SPT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

作 者: 杨媛
导 师: 赵越
学 校: 云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个人理财 创新型理财业务 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分类号: F83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富管理,是由专业的理财人员在分析,评价客户各方面财务状况的基础之上,针对客户的综合财富需求,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已经蓬勃开展起来。我国目前理财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的服务与产品质量不断的提高,然而服务形式与理财产品种类过于单一是个理业务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因此,金融机构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创新型理财业务表现出颇为关注的态度,个人理财业务模式的创新日渐成为了金融机构拓展理财业务,获取高利润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5年3月我国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扩宽了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同时,也为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即在理财规划师为客户制定理财方案时,可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产品搭配组合。由于是创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仅开展了6年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法律,政策,风险等方面诸多的问题,而最普遍的就是其中的信用风险问题,信用风险的出现极可能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进而出现参与主体业务开展受阻碍的情况发生,因此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直采用的是资产证券化SPT模式的运作方式,而这种金融业务的交易对象包括了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本文仅从个人投资者的层面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资产证券化SPT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介绍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该业务模式在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存在着信用风险问题;并引入“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将“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拓展模型应用到信用风险问题中,剖析投资者与其他参与主体的信用博弈过程,最后针对如何防范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2. 基于复杂系统的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F224
  3. 江苏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F832.2
  4. 农村信用社零售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
  5. 我国艺术品投资证券化模式研究,J124
  6.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F832.2
  7.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F832.2
  8. 中国银行FJ分行个人理财业务“负收益”问题研究,F832.2
  9.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效率研究,F832.33
  10.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若干法律问题研究,F293.3
  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F832.2
  12.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房地产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F832.51
  13. 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法律探究,F842.6
  1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F224
  15.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研究,F224
  16. 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库存与风险控制研究,F253.4
  17. 我国第三方理财的可持续发展探讨,F832.2
  18. 危机后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及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F832.51
  19. 美国住房贷款证券化市场的演进及市场利率的作用研究,F837.12
  20. 基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保险理财研究,F842
  21. 有效投资组合理论在个人理财中的应用研究,F832.48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投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