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GIS的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的时空格局和优化模式研究

作 者: 侯小凯
导 师: 马金辉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民勤盆地 水资源 时空格局 优化模式
分类号: P64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民勤盆地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因此,定量化的研究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的时空格局优化模式,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勤盆地自1984年以来的水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找出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采用民勤盆地WEAP模型,设置水资源利用的优化模式,并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民勤湖区历年出库水量占全部地表水量的70%以上,与此相对的是湖区人均粮食产量为其它灌区的1/4,水资源-社会经济严重失调。(2)从1984年到2001年民勤县地下水埋深降幅平均为9.5855 m。20002008年民勤县地下水埋深下降5.03672 m,年均降幅0.55964 m,降幅加快。绿洲区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漏斗。(3)民勤南部地区出现地下水回升的区域,占民勤县总面积的20%以上(4)灌溉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管处和总干灌区为第一类,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最低;二干、四干、六干和中渠灌区为第二类;干、双干、西渠和东渠灌区为第三类;七干和三干灌区为第四类,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最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1.2.1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研究  12-13
    1.2.2 GIS、RS技术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3-14
    1.2.3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4-15
    1.2.4 民勤盆地水资源研究现状  15-16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6-17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7-19
    1.4.1 研究方案  17-18
    1.4.2 技术路线  18-19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19-31
  2.1 自然地理概况  19-23
    2.1.1 地理位置  19
    2.1.2 地形与地貌  19-20
    2.1.3 气候概况  20-21
    2.1.4 土壤与植被  21-22
    2.1.5 生态环境  22-23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24
    2.2.1 行政区划  23
    2.2.2 人口  23
    2.2.3 社会经济  23-24
  2.3 水资源概况  24-28
    2.3.1 地表水资源概况  24-25
    2.3.2 地下水资源概况  25-26
    2.3.3 水资源利用概况  26-28
  2.4 地下水监测网  28-31
    2.4.1 民勤地下水监测历史  28-29
    2.4.2 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29
    2.4.3 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建设与完善  29-31
第三章 民勤县水资源利用现状的时空格局分析  31-52
  3.1 地表水利用现状的研究方法和资料  31
  3.2 地表水来水量的时间格局  31-34
    3.2.1 年际变化  31-33
    3.2.2 年内变化  33-34
  3.3 地表水利用现状的时空格局  34-42
    3.3.1 出库水量的时空格局  34-38
    3.3.2 斗口水量的时空格局  38-42
  3.4 地下水利用现状的时空格局分析  42-50
    3.4.1 研究方法  42-44
    3.4.2 资料说明  44-45
    3.4.3 1999-2008 年地下水埋深变化  45-50
  3.5 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50-52
    3.5.1 地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0
    3.5.2 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0-52
第四章 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的优化模式研究  52-71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  52-53
    4.1.1 概念  52
    4.1.2 研究方法  52-53
  4.2 优化模式设置  53-55
    4.2.1 优化模式原则  53-54
    4.2.2 模式依据和内容  54-55
    4.2.3 模型结构设置  55
  4.3 结果分析  55-67
    4.3.1 地表水来水量变化结果分析  55-56
    4.3.2 压缩种植面积结果分析  56-60
    4.3.3 改变种植结构结果分析  60-63
    4.3.4 模式组合结果分析  63-67
  4.4 小结与讨论  67-71
    4.4.1 小结  67-69
    4.4.2 问题讨论  69-71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1-74
  5.1 结论  71-72
  5.2 存在的问题  72
  5.3 展望  72-74
参考文献  74-78
附录 优化模式结构图  78-81
个人简历  8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1-82
致谢  82

相似论文

  1. 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S423
  2. 环境史视野下的传统农田水利建设研究,S274
  3. 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S423
  4. 基于GIS的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V213.4
  5. 基于供需平衡的济宁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6.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7.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X26
  8. 丹江口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力研究,F426.91
  9. 上海市水资源利用模式可持续性定量研究,F224
  10. 夏都市水资源定价研究,F124.5
  11.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应用,TV213.4
  12. 石羊河下游水资源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TV213.4
  13. 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的探索与实践,TV213.4
  14. 邯郸市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研究,TV213.4
  15. 东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及策略研究,TV213.4
  16.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TV213.4
  17. 湘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TV213.4
  18.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TV213.4
  19. 某生态校园雨水调蓄与资源化利用研究,TV213.9
  20. 基于CASA模型的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植被NPP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Q948
  21. 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S15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 地下水资源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