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族魂: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研究

作 者: 王晶晶
导 师: 郭必选
学 校: 延安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精神 民族精神 民族魂
分类号: A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延安时期毛泽东精神代表了在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它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更是中国人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中国民族魂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研究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不仅是梳理、整合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资源的内在需要,而且还是梳理、整合整个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资源的需要,是21世纪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它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超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代表和体现了中国无数个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思想体系在延安时期的形成为毛泽东精神的成熟提供了稳固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的形成为毛泽东精神的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毛泽东自身的高贵品质与伟大人格是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决定性的主观条件。毛泽东精神是在毛泽东长期的生活实践和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最早孕育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时期得到锤炼熔铸,最后成熟于延安时期。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包括了六个方面的主体内容:第一,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表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更表现在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做的英勇斗争。第二,勤奋好学的刻苦学习精神。毛泽东勤奋好学,并注重“学以致用”,重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以服务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第三,批判创新的不懈创造精神。毛泽东不仅是批判创新精神的倡导者,他还是批判创新精神的实践者,不仅在学术上敢于批判创新、追求真理,在革命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第四,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唯物主义地概括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并在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到了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中。第五,艰苦奋斗的伟大创业精神。毛泽东不仅坚持用艰苦奋斗的思想武装全党和人民,而且以身作则坚持艰苦朴素生活作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高度评价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要求,并时时刻刻把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付诸于行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伟大精神动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魂的象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魂和护身法宝;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复兴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对我国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重视毛泽东精神的讨论与研究,重视毛泽东精神继承和发扬,把弘扬毛泽东精神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3.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4. 陕西民间吉祥图案在现代小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S941.2
  5. 民族电影中的民族性研究-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J905
  6.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问卷调查及其对策研究,G641
  7. 论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与民族凝聚力建构,D64
  8. 传播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G206
  9.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B27
  10.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D231
  11. 牛汉诗论中的境界说研究,I207.25
  12. 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G641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14. 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I206.6
  15. 论鲁迅对重铸中华民族精神的探索,I210
  16. 阳光下的抒情诗人,J205
  17.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262.3
  18. 延安时期党在运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231
  19. 俄罗斯民族性格背后的宗教传统,B929
  20. 高职音乐专业民乐合奏课教学改革研究,J63-4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