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心理分析与悲剧观念

作 者: 李慧子
导 师: 林和生
学 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奥赛罗》 心理分析 悲剧观念 文艺复兴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此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以“悲剧观念”为问题意识,将《奥赛罗》作为文本解码依据,突破寻常“文论—文本”的文学性研究,力图杂糅精神分析学、现象学与诠释学等理论,以“文本—理论结构与背景的还原—现象批判”为写作逻辑进程,描述并提取悲剧的发生学模式及其机理。本文旨在以此为例将莎学研究提升为对文艺复兴光辉灿烂背后隐而未彰显的人之分裂的呈现与梳理,进而以人文学科为内质,辐射神学、历史学、主体性—启蒙理性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此作为解读莎士比亚文本的支援意识,为开拓一种莎学的“精神分析诠释学”的阐释理路建立初步的描述意向和追索坐标。这一研究进路,自然就有别于诸如莎士比亚论(作家—作品研究)一类的传统批评模式,同时去除以往莎学研究中存在的,在既有文学史框架和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狭义理解中阐释莎剧造成的遮蔽与局限,具体而言,论文的篇章构架采用一种各个章节彼此独立又相互勾连的互文式结构,以对《奥赛罗》中的悲剧性人物的心理分析为中心而结构各个章节,将问题意识与知识性的支援意识相扭结,使得心理学、宗教学、历史学等诸学科的分析性手段统摄于“悲剧观念”的论域之内,在各个章节间所呈现的不同价值立场与交互视域中,构形出文艺复兴时期两套价值观念看似矛盾、实则并行不悖的话语系统及其背后的“世道人心”,由此揭示莎士比亚的悲剧观念是对人的困境的反映,即文艺复兴时期人之崛起与神之衰落之后的人之分裂。本文以绪论始,而终于总结;以五章十五节为主体内容。第一章从奥赛罗的“文饰”辩白切入,进而从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具有摩尔人与政府将军双重身份的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从而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乃在于其从身份之网中的跌落。第二章聚焦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理想及其背后的理念支撑与心灵逻辑。从她法律之“罪“与基督信仰之“罪”的冲撞与叠合中,凸显其用理想法则跨越现实法则所造成的困境,指出其理念的逻辑漏洞在于:由于理想法则与现实法则并无本质不同,理想法则无法覆盖现实法则的漏洞,由此揭示出苔丝狄蒙娜悲剧的重要原因是她对“高贵心灵至高无上”理念的执着。第三章聚焦被莎学评论界所忽略的一个人物形象: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威尼斯元老勃拉班修。对勃拉班修的愤怒、文饰、诅咒等话语进行文本细读与心理分析,可呈现其丰富强烈的内心冲突与困境,还原其作为父亲与国家元老两种身份间的挣扎,由此突破以往对其死因的简单分析,重新理解勃拉班修悲剧性死亡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分析《奥赛罗》中伊阿古的恶念与恶行,提炼出伊阿古两套价值观念看似矛盾、实则并行不悖的的话语系统:一套符合私利欲望,另一套迎合“世道人心”,以此还原并凸显其内心逻辑与当时流行的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生哲学,由此指出伊阿古的谎言与诡计之所以能够得逞,乃在于他对“世道人心”的准确把握。第五章揭示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而带来的人性中美好品质的迸发绽放的同时,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导致出的种种人性悲剧,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人格结构与“人文主义”的丰富涵义,并由此指出莎士比亚的悲剧观念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困境的揭示,即人的崛起与神的衰落之后的人之分裂。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绪论  7-10
  第一节 研究缘起  7-8
  第二节 学术综述  8-10
第一章 身份认同的困境:奥赛罗的身份悲剧  10-17
  1.1 奥赛罗的“文饰”以其引出的问题  10-12
  1.2 身份的问题:奥赛罗的双重身份  12-13
  1.3 奥赛罗的身份认同危机  13-14
  1.4 奥赛罗身份认同的失败  14-17
第二章 理想跨越现实的逻辑漏洞: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  17-23
  2.1 苔丝狄蒙娜的爱情理想  17-19
  2.2 苔丝狄蒙娜爱情理想之“罪”  19-21
  2.3 苔丝狄蒙娜爱情理想的困境  21-22
  2.4 苔丝狄蒙娜爱情理想的逻辑漏洞  22-23
第三章 元老之死:勃拉班修的政治悲剧  23-29
  3.1 勃拉班修的愤怒  23-24
  3.2 勃拉班修的文饰  24-26
  3.3 勃拉班修的诅咒  26-27
  3.4 勃拉班修之死  27-29
第四章 伊阿古的两套话语系统与《奥赛罗》悲剧的根源  29-36
  4.1 如何理解伊阿古之“恶”  29-32
  4.2 伊阿古的两套话语系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道人心  32-34
  4.3 伊阿古是不是《奥赛罗》悲剧的主要根源?  34-36
第五章 莎士比亚的悲剧观念  36-38
总结  38-40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44
个人简历  44

相似论文

  1. 论禅定与心理分析,B948
  2. 焦虑与解脱,I712.074
  3. 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J525.3
  4. 中意传统经典家具风格比较研究,TS664.01
  5.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风格的探讨,J523.5
  6. 图式理论框架下的阅读心理分析及小说体阅读能力培养,H319
  7. 论严歌苓创作的悲剧内涵,I207.42
  8. 生的追求,死的渴望,I712
  9. 粘土动画角色设计的应用研究,J218.7
  10. 视觉艺术形式效能心理分析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523.5
  11. 心理分析视域下的电影观照,J905
  12. 对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古典歌曲的若干理解和体会,J616
  13. 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I106
  14. 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I561.073
  15. 冰山孕育的奇葩,I712
  16. 文艺复兴前期的第一缕曙光,J209.5
  17. 论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价值,J616-4
  18.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心理特征研究,H193.6
  19. 创伤叙事:再读《父亲的微笑之光》,I712
  20. 文艺复兴前期的第一缕曙光—乔托及其艺术之解读,J209.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