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 者: 曹玉玺
导 师: 梁国栋;罗会明
学 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内蒙古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分析 蚊虫 病毒分离
分类号: R51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蚊虫为传播媒介。乙脑的病死率约为5-30%,幸存者约30-50%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乙脑主要流行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国是乙脑流行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曾是乙脑的高流行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爆发流行,近十年来乙脑病例明显减少。本研究收集了内蒙古1950-2007年乙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于2007和2008年在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连续两年采集蚊虫标本开展病原学调查,以期了解当地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与乙脑及蚊传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结果报告如下。一、1950-2007年内蒙古乙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本研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1950-2007年乙脑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1) 1950-2007年间内蒙古共报告乙脑4850例,历史上发生多次爆发流行,其中1974年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分别为9.66/10万和1.51/10万;(2)根据历年乙脑发病的高低可将内蒙古乙脑的流行划分为三个时期:1950-1968年、1969-1984年和1985-2007年。1950-1968年间乙脑平均发病率为0.07/10万,1969-1984年间乙脑多次爆发流行,平均发病率为1.55/10万,1985-2007年间乙脑平均发病率为0.08/10万。1990年至2007年内蒙古乙脑发病率均低于全国同期乙脑发病率水平;(3) 1950-2007年间内蒙古12个盟市中的10个盟市有乙脑病例报告,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从未有乙脑病例报告。报告病例较多的地区为赤峰市和通辽市,占内蒙古乙脑总例数84.8%。赤峰市和通辽市的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1969-1984年;(4)内蒙古乙脑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每年7月发病人数开始上升,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8、9月,10月病例显著下降。与全国和南方的贵州省相比,内蒙古乙脑发病高峰季节错后1个月(全国和贵州7、8月为高发期);与我国北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乙脑发病高峰季节相似,均为8、9月份;(5) 1988-2007年间乙脑发病人群性别、年龄分析特征如下:1988-2007年间乙脑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0.4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28.6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03%);(6) 1991-2007年间乙脑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47.71%)、学生(23.85%)和散居儿童(8.72%)为主,而全国乙脑病例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51.7%)、学生(26.2%)和托幼儿童(10.9%)为主。二、内蒙古乙脑及蚊传虫媒病毒病原学调查为了解内蒙古乙脑病毒及蚊传虫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我们选择内蒙古东、中、西部4个标本采集地连续两年开展蚊虫媒介和蚊传虫媒病毒的调查。1、蚊虫媒介调查2007和2008年7-8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的11个旗县采集蚊虫标本,共采集到蚊虫3属7种共10542只。蚊种包括库蚊属凶小库蚊、淡色库蚊,伊蚊属刺扰伊蚊、背点伊蚊、里海伊蚊、黄背伊蚊和按蚊属中华按蚊。各地的优势蚊种有所差别,通辽市以背点伊蚊为优势蚊种,巴彦淖尔市以里海伊蚊为优势蚊种,呼和浩特市凶小库蚊与背点伊蚊为优势蚊种,乌海市以黄背伊蚊为优势蚊种。两年采集时间内均未采集到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全部蚊虫标本按每批25~100只经过研磨,离心后,接种组织培养细胞(C6/36和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在呼和浩特市的凶小库蚊、背点伊蚊,通辽市凶小库蚊和巴彦淖尔市里海伊蚊中共分离到6株可以引起细胞病变的阳性病毒分离物。病毒分离物通过血清学(ELISA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子生物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Real-time PCR试验和RT-PCR等)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2株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的Tahyna病毒,这是继我国首次(2006年)在新疆分离到Tahyna病毒后,再次分离到该病毒;1株病毒分离物为呼肠孤病毒科的版纳病毒,这是首次在内蒙古地区蚊虫中分离到版纳病毒;3株病毒分离物为细小病毒科Brevidensovirus属的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这是在内蒙古首次从蚊虫中分离到该病毒。阳性分离物中未鉴定出乙脑病毒。三、其它工作本研究还于2008年在辽宁省锦州和丹东市开展了蚊虫和蚊传虫媒病毒调查。在辽宁省锦州市和丹东市共采集蚊虫标本,采集到蚊虫3属5种共9296只。蚊种包括库蚊属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伊蚊属背点伊蚊、刺扰伊蚊和按蚊属中华按蚊。丹东东港市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锦州北宁市以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在丹东采集的三带喙库蚊和锦州的中华按蚊标本中获得4株病毒分离物,经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为1株乙脑病毒,2株版纳病毒,1株为版纳病毒和辽宁病毒的混合株。新分离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显示,2008年在丹东蚊虫中分离的乙脑病毒与2002年和2007年在该地分离的病毒同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表明辽宁省丹东市持续存在基因Ⅰ型乙脑病毒。2008年乙脑病毒分离株与乙脑疫苗株(SA14-14-2株)病毒在E蛋白基因区段相比,决定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没有变化。小结本研究对内蒙古1950-2007年乙脑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探讨了当地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内蒙古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赤峰市和通辽市,发病季节高峰为8、9月,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为主。这些数据为当地有效预防控制乙脑的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内蒙古4个盟市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虫媒病毒病原学调查,首次在内蒙古蚊虫标本分离到Tahyna病毒、版纳病毒和淡色库蚊浓核病毒。本调查结果揭示了当地蚊传虫媒病毒的多样性,提示当地可能存在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感染等,应加强对当地虫媒病毒病检测与监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前言  12-14
第一章 1950-2007年内蒙古乙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4-38
  1 资料与方法  15-16
  2 结果  16-34
    2.1 1950-2007年内蒙古乙脑流行概况  16-21
    2.2 1950-2007年内蒙古乙脑病例分布特征  21-33
    2.3 内蒙古乙脑病原学调查地点的确定  33-34
  3 讨论  34-37
  4 小结  37-38
第二章 内蒙古乙脑及蚊传虫媒病毒病原学调查  38-71
  第一节 蚊虫媒介调查  38-45
  第二节 蚊虫标本的病毒分离  45-51
  第三节 病毒分离株的鉴定  51-71
第三章 2008年辽宁省虫媒病毒调查  71-94
  前言  71
  1 材料和方法  71-72
  2 结果  72-88
  3 讨论  88-92
  4 小结  92-94
总结  94-95
展望  95-96
参考文献  96-100
综述  100-106
附表  106-115
个人简历  115-116
文章发表  116-117
致谢  117

相似论文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2.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3. 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S812
  4.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D922.64
  5.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607
  6. 内蒙古城市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633.96
  7. 煤炭富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F127
  8. 内蒙古卓资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F327
  9. 猪戊型肝炎病毒RT-nPCR方法的建立及SHEV-JX株的分离,S858.28
  10. 西部大开发十年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F127
  11. 露天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动态变化研究,TD88
  12. 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在内蒙古的应用技术研究,U414
  13. 云南元江—红河流域乙型脑炎媒介蚊虫群落特征研究,R384
  14. 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60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
  16. 内蒙古东部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G804.49
  17. 内蒙古赤峰市城区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G812.4
  18. 内蒙古西部高校田径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2-4
  19.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运行模式研究,G647.4
  20. 内蒙古民族体育旅游品牌创建的研究,F592.7
  21. 内蒙古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脑炎及脑脊髓膜炎 > 乙型脑炎(日本脑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