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复生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前后血清IL-2、IFN-γ和TNF-α的变化

作 者: 朱巧玲
导 师: 章亚成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
关键词: 血复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 白介素-2(IL-2) 干扰素-γ(IFN-γ)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 CAA)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组造血组织功能衰竭综合征,临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有贫血、出血和发热等症状,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优势突出,令世人关注。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根据中医理论补肾填精,益髓生血法研发的“血复生”,多年来临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达81.4%。主要由鹿角胶、黄芪、当归、女贞子、旱莲草、紫河车等中药组成。本课题在既往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血复生治疗CAA前后血清IL-2、IFN-γ、TNF-α的变化,试图说明血复生对CAA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检测CAA患者使用血复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清中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血复生对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可能的调节作用。实验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成3组:血复生组(20例)、血复生+西药组(20例)、西药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固相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FN-γ和TNF-α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1.血清IL-2、IFN-γ和TNF-α降低程度的比较:血复生+西药组>西药组>血复生组。2.血复生组、血复生+西药组、西药组血清IL-2治疗前分别为175.65±145.19、178.68±136.84、165.69±145.59,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165.76±140.16、155.76±127.89、153.94±126.50;血清IFN-γ治疗前分别为162.12±152.03、160.58±126.10、173.54±142.64,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153.54±147.98、135.77±117.40、159.25±126.40;血清TNF-α治疗前分别为77.57±62.98、81.54±61.15、89.51±53.72,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73.65±60.91、69.55±54.39、81.71±49.55。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复生、血复生+西药、西药治疗CAA后,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和TNF-α均明显下降;血复生联合西药临床治疗CAA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或血复生组,说明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绪论  11-23
  1 西医学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11-14
    1.1 发病机制  11-12
    1.2 诊断标准  12
    1.3 治疗  12-13
    1.4 疗效判定标准  13-14
  2 中医学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14-23
    2.1 中医文献中无相应病名,但有相关记载  14-16
    2.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中医病证的病因病机  16-17
    2.3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中医病证的治疗原则  17-18
    2.4 辨证施治  18-20
    2.5 专方专药及经验总结  20-21
    2.6 血复生组方分析  21-23
第二章 临床实验研究  23-31
  1 临床资料  23-24
    1.1 病例选择  23
    1.2 病例分组  23-24
    1.3 治疗方法  24
    1.4 检测指标  24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4-25
    2.1 实验原理  24
    2.2 主要试剂  24
    2.3 试剂盒内容  24
    2.4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  24-25
    2.5 操作步骤  25
    2.6 结果判断  25
  3 统计学方法  25-26
  4 实验室结果  26-30
    4.1 拟合曲线  26-28
    4.2 各组血清IL-2、IFN-γ、TNF-α治疗前后水平  28-30
    4.3 三组血清IL-2、IFN-γ、TNF-α治疗前后下降程度比较  30
  5 结论  30-31
第三章 讨论  31-33
第四章 小结和展望  33-34
参考文献  34-36
附录  36-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IL-17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R541.7
  2.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R714.256
  3. 二氧化硫吸入对哮喘大鼠迟发相反应的影响,R562.25
  4. 荧蒽暴露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影响,R562.25
  5. 模拟高原低氧条件下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中TNF-α、PGE_2和IL-8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R781.4
  6. 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照射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R818.02
  7. 外周血NF-κB和TNF-α表达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相关性研究,R581
  8.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R965
  9. 云南白药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骨破坏的干预研究,R781.4
  10.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兔主动脉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96
  11. 血复生对CAA患者Fas/FasL介导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R259
  12. TGF-β1对紫外线致人工皮肤光损伤炎症因子IL-1α、IL-6、TNF-α影响研究,R285.5
  13. 肿瘤坏死因子-α-1031T/C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相关性研究,R581
  14.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与白介素-8在高血压炎症反应中的变化及作用,R544.1
  15.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系列白介素水平的变化和相关性研究,R765.21
  16. 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R285.5
  17. 1.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或地塞米松对大鼠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2.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R965
  18.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R575
  19. 乌头汤对弗氏完全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R285
  20. 血复生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R25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