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紫云英根瘤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作 者: 钟少杰
导 师: 汪世华;林新坚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根瘤菌 紫云英 结瘤 固氮
分类号: S55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深入推广紫云英绿肥,本研究从福建各地采集紫云英,并从其根瘤中分离出具有一般根瘤菌特征的菌株18株,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细菌学鉴定,最后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确定YX、Z3、GZ、ZK1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菌种,B3、M6、XZ与百脉根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可能为同一菌种的不同变种;ZLH2为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菌种;M3、M10、ZK7、B4、B7、ZQH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菌种;B6、B5、B1、Z1为根瘤菌属(Rhizobium)菌种。利用琼脂法和水培法验证所筛选的菌株和闽紫6号、闽紫1号、8324411、8410441、闽紫5号五个品种紫云英在试管条件下的结瘤配对,发现GZ、XZ具有最好的结瘤表现;对XZ、GZ、ZK1、ZK7、M3、M10、ZLH2七个菌种和闽紫6号、闽紫1号、8324411、8410441、余江大叶、弋江籽六个紫云英品种在盆栽条件下的根鲜瘤重、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根瘤数、根长、全氮含量、固氮酶活性8个指标分析发现,ZK7对余江大叶的促生效果较好,ZLH2对闽紫6号、8410441的促生效果较好,GZ对闽紫1号、弋江籽的促生效果较好,M10对8324411的促生效果较好;同时对B1、B4、GZ、XZ四个菌种和闽紫6号、8324411、余江大叶三个品种紫云英在田间条件下的根瘤数、结瘤率、株高、茎粗、根瘤鲜重、植株鲜重、植株干重、全氮含量的分析,发现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对各小区收获期的土样分析发现紫云英的种植明显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肥田效果明显。这些工作为探明根瘤菌结瘤固氮机制、进一步的筛选和发酵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1 前言  9-16
  1.1 紫云英的应用价值  9-10
    1.1.1 紫云英在农业上的应用  9
    1.1.2 紫云英的食药用价值  9-10
    1.1.3 重要的蜜源植物  10
    1.1.4 生态环境上的功能  10
  1.2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10-12
    1.2.1 结瘤固氮机制  11
    1.2.2 接种高效根瘤菌的现实意义  11-12
  1.3 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6
    1.3.1 根瘤菌的研究现状  12-14
    1.3.2 根瘤菌菌剂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16
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17
3 材料与方法  17-23
  3.1 试剂与仪器  17
  3.2 实验材料  17
    3.2.1 实验紫云英  17
    3.2.2 实验菌株  17
  3.3 实验方法  17-23
    3.3.1 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  17-18
    3.3.2 紫云英根瘤菌的细菌学鉴定  18
    3.3.3 根瘤菌回接紫云英的试管结瘤试验  18-19
    3.3.4 盆栽试验  19-20
    3.3.5 菌株固氮酶活性测定  20
    3.3.6 小区试验  20-21
    3.3.7 菌株16S rDNA 的测定  21-22
    3.3.8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2
    3.3.9 土壤测定  22
    3.3.10 数据分析  22-23
4 结果与分析  23-51
  4.1 紫云英的采集与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
  4.2 菌株的细菌学鉴定  23-27
    4.2.1 菌落特征及革兰氏染色  23-24
    4.2.2 不同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24-25
    4.2.3 分子鉴定结果  25-27
  4.3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的匹配  27-30
    4.3.1 琼脂法验证菌株与紫云英品种间的结瘤效应  27-28
    4.3.2 水培法验证菌株与不同品种紫云英间的结瘤效应  28-29
    4.3.3 水培法验证后期分离菌株的匹配  29-30
  4.4 盆栽实验  30-43
    4.4.1 不同根瘤菌对闽紫6 号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0
    4.4.2 不同根瘤菌对闽紫1 号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0-31
    4.4.3 不同根瘤菌对8324411 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1
    4.4.4 不同根瘤菌对8410441 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1
    4.4.5 不同根瘤菌对余江大叶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1
    4.4.6 不同根瘤菌对弋江籽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1-38
    4.4.7 不同根瘤菌对紫云英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8-41
    4.4.8 盆栽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41
    4.4.9 盆栽结果评价  41-43
  4.5 田间小区实验  43-51
    4.5.1 不同处理对紫云英真叶期结瘤数与结瘤率的影响  43-44
    4.5.2 初花期不同处理对紫云英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44-46
    4.5.3 盛花期不同处理对紫云英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46-49
    4.5.4 不同处理对紫云英收获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9-50
    4.5.5 小区实验评价  50-51
5 讨论  51-52
6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57
附录  57-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产多糖根瘤菌Q32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Q93
  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3. 根瘤促生剂对大豆结瘤和固氮影响的研究,S144.3
  4. 生物途径数字化策略及其在共生固氮网络数据库中的实现,Q811.4
  5. 棕色固氮菌酶在羊毛防毡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TS195
  6. 内生固氮菌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及其对多枝柽柳的抗旱效应研究,S793.5
  7. 桤木根瘤内生菌研究及结瘤对宿主生长量的影响,S792.14
  8.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固氮能力的影响,S567.19
  9. 苜蓿中华根瘤菌中参与丙二酸代谢的matPQMAB操纵子的研究,S541.9
  10. Ta-siRNA途径调控百脉根根瘤发育的研究,S154.3
  11. 不同紫云英品种春播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比较研究,S551.9
  12. 不同磷水平下菌根真菌与解磷菌、根瘤菌对紫云英生长影响及其相互作用,S154.3
  13. 莱索托几株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S144.5
  14. 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转基因愈伤的研究,R284
  15. 细菌对赭曲霉毒素A的脱毒研究,Q93
  16. 高寒草地优势禾草内生细菌主要生物功能研究,S812
  17. 羊草草原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S812.2
  18. 供水和种间互作对玉米豌豆根系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S643.3
  19. 作物内生固氮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182
  20. 弗兰克氏菌与红桤木共生体系的研究,S792.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绿肥作物 > 豆科绿肥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