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u/Fe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作 者: 崔航
导 师: 谭澄宇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Cu/Fe合金粉末 置换镀 动力学 热力学 钝化剂
分类号: TB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在宏观上具有均一性,在微观上具有多相性。它是一种新型多相复合粉末合金材料。本文通过动力学试验,研究转速、温度、pH值以及主盐浓度对置换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求出了Cu2+的扩散系数和反应活化能。并通过表观状态观察、包裹率、Cu2+转换率以及样品断面金相显微观察,确定了Cu/Fe合金粉末酸性置换镀液的组成,并给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论文还借助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利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技术对Cu/Fe合金粉末的钝化剂组成进行了优化。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研究表明,当k<<D/δ时,速度为K·A(M12+),即置换反应过程为化学反应所控制;当k>>D/δ时,速度为D/δ·A·(M12+),即置换反应过程为扩散环节所控制。所研究硫酸铜镀液体系中铜置换包覆反应速度明显受到转速、温度、pH值和主盐浓度的影响。随着转速、温度和主盐浓度的增加,置换速度随之增加。镀液pH值维持在0.8左右时,有利于粉末置换包覆的进行。该置换反应符合扩散控制机理。动力学数据均服从一级反应速率规律。其中速率常数k与转速ω满足κ=0.62D2/3v-1/6ω1/2关系式,由此估算出D值约为1.35×10-5cm2/s。该置换反应的Arrhenius方程为:lnk=—2.29/T+4.06,反应活化能为:Ea=19kJ/moL2、本研究镀液采用CuSO4水溶液体系,适宜的镀液组成为:CuSO4·5H2O:40g/L;pH约为0.8;并在镀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添加剂,其中丙烯基硫脲:0.1g/L;硅烷偶联剂(KH550):0.2ml/L。实验温度为20℃左右,转速为400r/min。上述镀液体系稳定,易于操作,Cu2+转化率高达90%。所制得Cu/Fe复合粉末,呈玫瑰红色,表面铜层包覆致密连续完整,无铁颗粒基体裸露,气孔数目较小3、在3.5%NaCl环境中BTA、MBT钝化剂对Cu均有一定的钝化效果,而经二者复配后钝化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钝化效果为Blank<MBT<BTA< BTA+MBT;在0.5mol/LHCl环境中BTA、MBT等钝化剂对Cu同样具有一定的钝化效果,经二者复配后效果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趋势为Blank<BTA<MBT< BTA+MBT。BTA和MBT具有不同的钝化机理,MBT可以在[Cu(Ⅰ)BTA]络和膜缺陷处,通过强化学吸附形成钝化膜,作为缺陷处的补添剂,因此BTA和MBT复配后相互促进界面吸附能力,在金属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保护膜,抑制了铜的腐蚀。在3.5%NaCl和0.5mol/LHCl中BTA与MBT比例均为1:1的复配溶液时对Cu的钝化效果最佳,优于1:3、1:5、1:7、3:1、5:1和7:1比例的钝化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24
  1.1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  9-13
    1.1.1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分类  9-10
    1.1.2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制备原则  10
    1.1.3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10-11
    1.1.4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应用  11-13
  1.2 化学置换镀铜  13-16
    1.2.1 化学置换镀铜的机理研究  13-15
    1.2.2 化学置换镀铜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5-16
  1.3 CU/FE合金粉末的腐蚀与防护  16-19
    1.3.1 Cu/Fe合金粉末的腐蚀  16-17
    1.3.2 Cu/Fe合金粉末的防护  17-19
  1.4 电化学测试方法  19-22
    1.4.1 循环伏安  19-20
    1.4.2 极化曲线  20-21
    1.4.3 电化学阻抗谱  21-22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2-24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4-31
  2.1 实验药品、仪器  24-25
    2.1.1 实验药品  24
    2.1.2 实验仪器  24-25
  2.2 实验材料  25
  2.3 镀液的配置  25-26
    2.3.1 镀液基本组成及工艺条件  25-26
    2.3.2 镀液的配置  26
  2.4 CU/FE复合粉末制备工艺流程  26
  2.5 Cu/FE复合粉末的表观状态及微观形貌  26-27
    2.5.1 宏观形貌  26-27
    2.5.2 金相显微观察  27
  2.6 镀液中Cu~(2+)转换率的测定  27-28
    2.6.1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27-28
    2.6.2 施镀后镀液中Cu~(2+)浓度的滴定  28
    2.6.3 镀液中Cu~(2+)的转换率的测定  28
  2.7 钝化剂实验  28-29
    2.7.1 试样的准备  28-29
    2.7.2 钝化溶液、腐蚀溶液的配置  29
  2.8 电化学测试  29-31
    2.8.1 循环伏安测试  30
    2.8.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30
    2.8.3 极化曲线测试  30-31
第三章 粉末置换镀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31-41
  3.1 粉末置换镀的热力学分析  31-33
  3.2 粉末包覆的动力学分析  33-39
    3.2.1 置换过程的一般机理  33
    3.2.2 置换过程的控制步骤  33-34
    3.2.3 置换包覆的影响因素  34-39
  3.3 本章小结  39-41
第四章 CU/FE合金粉末制备工艺的研究  41-57
  4.1 引言  41
  4.2 硫酸铜浓度的影响  41-44
  4.3 添加剂的影响  44-48
    4.3.1 丙烯基硫脲的影响  44-46
    4.3.2 硅烷偶联剂(KH550)的影响  46-48
  4.4 PH值的影响  48-50
  4.5 包覆工艺因素的影响  50-54
    4.5.1 温度的影响  50-52
    4.5.2 转速的影响  52-54
  4.6 CU/FE合金粉末显微组织观察  54-56
  4.7 本章小结  56-57
第五章 复合粉末的钝化处理  57-79
  5.1 引言  57
  5.2 3.5%NACL溶液中BTA与MBT的协同作用  57-65
    5.2.1 极化曲线测量  57-59
    5.2.2 循环伏安测量  59-60
    5.2.3 交流阻抗普测量  60-63
    5.2.4 SEM观察与分析  63-65
  5.3 3.5%NACL溶液中BTA+MBT复配钝化剂的配比优化  65-69
    5.3.1 极化曲线测量  65-67
    5.3.2 循环伏安曲线测量  67-68
    5.3.3 交流阻抗谱测量  68-69
  5.4 0.5MOL/L HCL溶液中BTA与MBT的协同作用  69-74
    5.4.1 极化曲线测量  69-70
    5.4.2 循环伏安曲线测量  70-71
    5.4.3 交流阻抗测量  71-73
    5.4.4 SEM测量与分析  73-74
  5.5 0.5MOL/L HCL溶液中BTA+MBT复配钝化剂的配比优化  74-78
    5.5.1 极化曲线测量  74-75
    5.5.2 循环伏安测量  75-76
    5.5.3 交流阻抗谱测量  76-78
  5.6 本章小结  78-79
第七章 结论  79-80
参考文献  80-86
致谢  86-8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7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3.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4.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5.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6.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7.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8. 双足机器人快速步行动力学研究,TP242.6
  9. 准四足被动行走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TP242.6
  10.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11.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12.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3.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14.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15. 铜渣焙烧改性的实验研究,X758
  16. TiO2表面纳结构对其疏水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O614.411
  17.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18.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16.33
  19. 钛白粉表面包膜的表征及机理,TQ621.12
  20.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21. 大型变压器内局部放电激发超声波的机理及其传播特性研究,TM8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粉末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