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花钹大鼓”——后牛坊村的文化符号

作 者: 李颖
导 师: 肖小勇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花钹大鼓 乡民艺术 集体记忆 文化符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J7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社会学、民俗学,尤其是舞蹈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将“花钹大鼓”作为核心物,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中,综合考察研究相互间的联系,并期冀挖掘哪些因素影响、制约了它的发生、发展,力求从文化学的高度较系统、宏观、深入地对平定“花钹大鼓”的基本形态、典型特征、功能作用等问题给予一定的研究、分析与阐释,同时把它作为理解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维度,整体把握丰富灵动、相互联系的乡土社会。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选题的缘由,综述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理论依据,交代本文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并阐明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并阐释北京地区“花钹大鼓”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表明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独特性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对小汤山地区和牛坊村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细致而系统的描述和整理,并深刻剖析了村民群体气质形成的原因,为其对“花钹大鼓”艺术特征的渗透打下了铺垫。以大槐树传说为切入点,描述了村民的集体记忆,并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辩析。表明了对于后牛坊村村民来说,“花钹大鼓”的传说与移民记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且是一种符号化转述。第三部分,分析说明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如何与村落的传说与记忆结合:通过宗教仪式活动,在与外部社区融合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村落的文化符号。除此之外,本文还运用了舞蹈生态学的特征分析法对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有别于北京其它地区“花钹大鼓”的表演形态和艺术特性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阐述。最后以文化符号对群体认同的唤醒和重塑的角度,将其放在后牛坊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文化再生产的审视和探讨。第四部分,结语。揭示了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与村落宗教活动和集体欢腾的联系,强调了乡民艺术在强化内部认同、谋求与外部社区融合过程如何发挥作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4. 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符号研究,G649.2
  5. 基于记忆双层面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TB472
  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G122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G852
  8. 乞巧中的女性文化研究,K892.2
  9.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10. 浅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中人物服饰的造型与装饰,J218.6
  11. 电视文艺传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G122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发展探索,G122
  13. 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4. 昌黎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607
  15. 探究中国雕塑的“本土化”特征,J305
  16. 地域文化符号在商业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524.3
  17.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18. 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G122
  19.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0. 沧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605
  21.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J607

中图分类: > 艺术 > 舞蹈 > 中国舞蹈、舞剧 > 各种舞蹈 > 民间舞蹈、民族舞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