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综合营养干预对18-25岁人群部分营养指标及KAP影响研究

作 者: 李保娣
导 师: 张印红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卫生毒理学
关键词: 兰州地区 18-25岁医学生 综合营养干预 营养KAP
分类号: R1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18-25岁VA缺乏的志愿人群进行营养教育结合VA和Zn的不同剂量水平的补充实验观察,研究综合营养干预前后该人群VA、Zn的膳食摄入及相关营养代谢水平,发现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进一步探讨针对该人群的VA、Zn联合补充的适宜摄入量参考值以及进一步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州地区18-25岁高校医学生营养状况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等影响因素进行营养调查后,按膳食水平和(或)血清VA水平将志愿人群分为观察组、单独补充VA组、单独补充Zn组和联合补充VA、Zn组进行营养教育基础上的营养补充剂干预。通过观察法(以营养教育为主)和综合干预方法(营养教育结合VA、Zn联合补充)使志愿者VA、Zn水平持续稳定在观察终点(综合考虑外周血VA、Zn含量、血清RBP水平、暗适应能力时间、AKP活力、自觉症状等确定)一段时间,期间每周连续5—7日以24h膳食回顾法、记帐法结合称重法调查膳食VA、Zn及相关营养素摄入量。通过发放宣传单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性,及缺乏和过量对机体的损害,以及如何通过膳食合理补充营养素,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等),建立合理饮食。干预前后对该人群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分析。结果:1、结果显示经过综合干预后,调查对象的食物种类较齐全。男性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禽肉类的摄入都有所增加,以谷类的增加最为显著(P<0.05);女性谷类、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都有所增加,其中干预后蔬菜的摄入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经综合干预后,男性除能量和脂肪的摄入稍有下降外,其余都有所增加,且钙,Zn,VA,VC的摄入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三餐及三餐外(主要指零食)的能量摄入都有所增加;女性能量,碳水化合物,铁,Zn,VA,VC的摄入有所增加,其中Zn,VA,VC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有所下降,其中VB2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调查对象综合干预后全血Ca、Cu、Fe、Mg浓度显著上升(P<0.05),Zn浓度则下降;干预后Ca、Fe、Zn、Mg缺乏率分别下降了22.07、10.80、1.88、1.88个百分点,而Cu缺乏率则上升了7.04个百分点。4、综合干预后调查对象RBC、HGB、HCT、MCV及RDW-SD测定值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而MCH和MCHC则在干预后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RBC、HGB、HCT、MCV、MCH、MCHC、RDW-SD测定值在正常范围的人数均明显增加,其中HCT、MCV、MCHC、RDW-SD在正常范围的人数比干预前分别增加了13.41、20.67、17.32、40.79个百分点;干预前后总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1%和2.81%(P>0.05)。5、干预前后男女性Ig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男性的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男女性的IgM水平均略有提高,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女性的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P<0.05);男女性ALP水平也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该人群教育前营养知识得分为42.27±8.29,态度得分为14.29±1.93,行为得分为16.39±2.17;教育后三者得分分别上升到了46.52±6.78、15.20±0.98和18.39±2.17。教育后该人群倾向于通过更多更广泛的途径来获取营养知识;其饮食行为正确率上升了15.75个百分点;其对营养知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其中对营养不良的预防知识的需求上升了20.75个百分点。通过教育该人群膳食营养的知、信、行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经过综合营养干预,兰州地区18-25岁高校医学生以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为主,食物种类单一的营养问题得到了改善,膳食组成基本满足需求,食物种类较齐全。对该人群施予营养教育结合补充干预的干预方案,对其外周血细胞系列参数以及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的正常化分布有积极作用。对其开展形式灵活的营养教育,效果良好。努力提高该人群营养知识水平的同时,应加大力度促其形成健康饮食行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缩略词表  9-11
研究背景  11-19
第一部分 综合营养干预前后18-25岁人群部分营养指标分析  19-57
  对象与方法  19-28
  结果  28-50
  讨论  50-57
第二部分 营养教育前后18-25岁人群营养KAP分析  57-66
  1 对象与方法  57-58
  2 结果  58-62
  3 讨论  62-66
总体结论  66-67
不足之处及建议  67-68
参考文献  68-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3-74
致谢  74-75
附表1  75-76
附表2  76-77
附表3  77-78
附表4  78-79
附表5  79-80
附表6  80-81
附表7  81-82
附表8  82-85

相似论文

  1. 兰州地区舞狮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07.4
  2. 我国2~6岁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R151
  3. 兰州地区晚第三纪沉积序列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意义,P318.44
  4. 长沙市某区小学生营养KAP现状及宣教试点研究,G627.8
  5. 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初探,X50
  6. 关于“食物相克”的文献回顾与人群认知调查,R151
  7. 兰州地区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S788.2
  8. 兰州地区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致病因子的研究,R57
  9.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学龄前儿童肥胖营养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R723
  10. 249名兰州地区18-25岁医学生营养调查和高校学生营养KAP,R151
  11. 兰州地区近300年来黄河水环境研究,TV122
  12. 兰州地区18-25岁高校医学生VA、Zn相关营养状况分析,R151
  13. 长沙市某军校学员营养素摄入状况及KAP的调查研究,R151
  14.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P532
  15. 琼胶寡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R151
  16. 低砷饮水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膳食营养因素作用的研究,R151
  17. 亮氨酸对原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mTOR介导的相关机制研究,R151
  18. 某县20-35岁男性居民甜菜碱摄入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R151
  19. 乌鲁木齐市汉、维、哈三民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151
  20. 喀什农村维吾尔族孕妇叶酸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R151
  21. 上海地区贫血人群铁补充效果研究,R1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营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