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透过《洛丽塔》看纳博科夫的“反弗洛伊德倾向”

作 者: 那洋
导 师: 白劲鹏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反弗洛伊德倾向 结构策略 借用和变形 欲望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4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将聚焦于《洛丽塔》文本中表面流露出的“反弗洛伊德倾向”,力图从《洛丽塔》的结构入手,深度解析“反弗洛伊德倾向”的本质内涵。“反弗洛伊德”只是纳博科夫的一种用以结构全篇的文本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娴熟使用又是和纳博科夫独特的文学虚构观以及他的双重游戏者身份分不开的(蝴蝶研究者和象棋制谜人)。继而,笔者在论文中逐章节地研究了纳博科夫是如何施展这种结构策略的。最后发现纳博科夫通过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借用和变形来从根本上阐发自己对欲望的存在性解读。现代人通过欲望把握存在才是埋藏在“反弗洛伊德”表象下的深度意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5
第一章 纳博科夫“反弗洛伊德倾向”的伪命题性  15-25
  第一节 通常所谓的“纳博科夫的反弗洛伊德倾向”  15-16
  第二节 纳博科夫“反弗洛伊德倾向”的伪命题本质  16-24
    一、 纳博科夫的虚构观  16-17
    二、 游戏者身份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7-21
      (一) 蝴蝶研究者身份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7-19
      (二) 象棋爱好者身份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9-21
    三 、对文体策略的追求  21-24
  本章小结  24-25
第二章 从文本建构中看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借用  25-40
  第一节 文本建构的开端  26
  第二节 文本建构的第一部分  26-33
    一 、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借用  27-28
    二 、对弗洛伊德“恋母情结”理论的借用和改写  28-29
    三 、对弗洛伊德童年创伤论的借用  29-31
    四 、对弗洛伊德案例研究和心理治疗的借用和改写  31-33
  第三节 文本建构的第二部分——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本我”、 “自我”理论的借用和改写  33-35
  第四节 文本建构的第三部分——对恋童的权力关系的借用和改写  35-37
  第五节 文本建构的第四部分——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超我”理论的借用和改写  37-39
  本章小结  39-40
第三章 通过欲望把握存在  40-51
  第一节 欲望的去乱伦化  40-47
    一、 语言的着意经营  40-43
    二、 对洛丽塔身体书写的处理  43-47
      (一) 光的注入  44-45
      (二) 观看的占有与书写的占有  45-47
  第二节 把握作为时间之躯的洛丽塔  47-50
  本章小结  50-51
结语  51-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阜阳市城镇体育人口结构性增长策略研究,G812.7
  2. 都市生存的理性沉思与人文化书写,I207.42
  3. 论鬼子的小说,I207.42
  4. 父权文化的牺牲品,I712
  5. 拉康欲望理论视域中的《情人》解读,I565.074
  6. “欲望三部曲”中大卫·凯普什的异化解读,I712
  7. 狭窄的女性天空,J905
  8. 元杂剧青楼戏的思想特色,I207.3
  9. 无以言说与摆脱的无望命运,I207.42
  10. 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I106.2
  11. 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I561.073
  12. 《欲望号街车》的伦理学解读,I712.073
  13. 基于策略的网格安全框架研究,TP393.08
  14. “有效需求”与“适度需求”,F0
  15. 英雄人物平民化,I207.42
  16. 人性的遮蔽与敞开,I207.42
  17. 论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I207.411
  18. 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缺失主题,I565
  19. 青岛中山路街区活力复兴策略研究,TU984.114
  20. 17世纪爱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I207.42
  21. 视觉文化场力中的徐訏小说,I207.4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