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构“新中国妇女”

作 者: 冷琪
导 师: 王宇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新中国妇女》 文学话语 理论话语
分类号: I20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1949——1956年《新中国妇女》杂志为分析文本,从女性与民族国家角度出发,剖析在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家试图建构什么样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形象是怎么构建起来,以及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女性形象。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以美籍以色列学者伊瓦·戴维斯的性别与民族理论作为理论前提。伊瓦·戴维斯认为谱系、文化、公民是民族主义计划和性别关系有关的三个面向,并详细辨析了民族主义是如何通过这三个面向达到建构女性的目的。在运用伊瓦·戴维斯的性别与民族理论的同时,笔者明确意识到中国历史语境的特殊性,所以也并不完全拘泥于伊瓦·戴维斯的理论,而是将伊瓦·戴维斯的理论纳入中国本土具体语境中,从中归纳出一些分析范畴,对两者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新中国妇女》杂志作简要介绍,说明为什么选取此杂志为文本分析对象,并对创刊号中的一篇妇联领导人的权威性讲话进行分析,这篇讲话预示了参加社会生产的劳动妇女将是国家建构“新中国妇女”形象的核心。第二章论述分析《新中国妇女》杂志中的理论话语。这里的理论话语是指《新中国妇女》杂志中的社论、讲话、工农妇女常识课本、通讯、人物介绍等非文学话语。结合伊瓦·戴维斯的性别与民族理论,本章从新身体观念、生育资源、生产资源、政治资源等四个层面来分析《新中国妇女》理论话语中的“新中国妇女”。第三章论析《新中国妇女》杂志中的文学话语,文学话语包括小说、连环画、诗歌、快板、剧本、歌谣等形式。《新中国妇女》杂志中的文学话语和理论话语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性,本章着力于剖析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力图从这样的互动中勾画出国家建构“新中国妇女”形象的过程。为了加强对《新中国妇女》杂志中文学话语和理论话语互动关系的研究,本章还将视角伸入《新中国妇女》杂志之外的文学话语,从中寻找出与《新中国妇女》所建构的“新中国妇女”有所差异的女性形象。本论文的重点在于揭示出这一时期几种不同话语参与“新中国妇女”形象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分析女性形象本身。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妇女与民族国家  8-16
第一章 《中国妇女》及其在50年代初性别建构中的位置  16-22
  第一节 《中国妇女》杂志之历史钩沉  16-18
  第二节 最初的威权  18-22
第二章 理论话语中的“新中国妇女”  22-37
  第一节 新身体观念  22-24
  第二节 生育资源  24-29
  第三节 生产资源  29-33
  第四节 政治资源  33-37
第三章 文学话语中的“新中国妇女”  37-64
  第一节 50年代初的文学语境  37-40
  第二节 《新中国妇女》文学话语中的“新中国妇女”  40-51
  第三节 其它文学话语中的女性形象  51-64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69
后记  69

相似论文

  1. 共鸣与自振:媒介框架与网络舆论,G206
  2. 英语访谈节目中话语标记语I Mean的关联性研究,H313
  3. 《马桥词典》的修辞世界,I207.42
  4. 宰相诗人张九龄的文学创作及其影响,I207.22
  5. 矿难新闻报道研究: 历史、框架及策略,X936
  6. 爱德华.W.索亚的空间理论探索,I712
  7.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托马斯·贝恩哈特长篇小说《石灰厂》中现代艺术家的生存与恐惧,I5
  8. 《藻海无边》对《简爱》的后殖民重构,I71
  9. “顾彬事件”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生态反思,I206.7
  10. 《呼啸山庄》叙事视角的文体学研究,I561
  11. 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英语演讲中话语标记语的处理,H315.9
  12.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文化反思,I206.7
  13. 从公共领域到商议民主,D082
  14.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话语标志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H319.3
  15. 语用歧义及其理解、限制和利用,H313
  16. 审美心理学视野中的中西意象概念比较,I0-03
  17. 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I207.42
  18. 会话中连贯的协调,H05
  19. 论交际、关联与语境,H0
  20. 从大脑神经网络分析关联理论的微观实现,TP18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