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慎中散文研究

作 者: 颜彩蓉
导 师: 王承丹;洪迎华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王慎中 散文 唐宋派
分类号: I20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慎中,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的首创者和代表人物,为扭转明初以来文坛复古模拟蹈袭之风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学界对唐宋派进行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直到近80年代才开始,专门针对王慎中的研究就更加明显不足。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从其散文创作及散文取向上展开论述,对其文学思想的转变及形成过程、理论内涵及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王慎中的生平及散文观的转变。王慎中人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居乡读书至入仕前期、贬谪至罢官之期、罢官归晋至终老。在这三个阶段中,其散文观也从追随李、何,标榜秦汉,转变为从改变文风入手,模仿初唐,最后形成“文以明道”、“师法唐宋”的散文观。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其文学追求转变后形成的“文以明道”文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及价值。在文道关系上,主张文道合一;在表现内容上,要求能“道其中之所欲言”;在创作方法上,主张“义”、“法”并重。第三部分则着重探讨王慎中的散文创作情况。总起来看,他的散文大多能体现其“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能“道其中之所欲言”,以传道为主,善于发表议论,又不乏真情实感;在创作方法上,首先,善于谋篇布局,“恒以意定为主”,使其结构严整简明又富于变化;其次,善于引古以论今,在古今对比中以小见大;最后,善于描摹人物,点睛画神。在行文上,力求语浅情深,平淡自然,并通过对温厚性情的培养,使其文表现出平和、雅正的风格。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章 王慎中生平与散文观的转变  11-19
  第一节 王慎中生平简述  11-13
  第二节 王慎中散文观的转变  13-19
第二章 王慎中"文以明道"文学思想的内涵及理论价值  19-33
  第一节 文道合一与王慎中的散文价值观  19-23
  第二节 "道其中之所欲言"与王慎中的散文表现论  23-27
  第三节 义、法并论与王慎中的散文创作方法论  27-33
第三章 王慎中的散文创作  33-51
  第一节 "道其中之所欲言"的思想内容  33-38
  第二节 王慎中散文的创作方法  38-46
    一、 恒以"意定"为主的谋篇布局  38-41
    二、 引古以论今的创作手法  41-43
    三、 点睛画神的描摹手法  43-46
  第三节 平和雅正的文风  46-51
结语:王慎中及其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51-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语  57

相似论文

  1.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2. 自主学习与高中语文(粤教版)现当代散文教学,G633.3
  3. 王令散文研究,I207.6
  4. 欧阳修“文宗”形象的构建与衍变,I206.2
  5. 魏晋南北朝章表体散文研究,I207.6
  6. 林语堂散文中的个人主义哲学,I207.6
  7. 论民俗学视角下的周作人散文创作,I207.6
  8. 白居易骈体文研究,I206.2
  9. 趣味中追求唯美 疏离中趋于颓废,I207.6
  10. 刘墉散文畅销原因探析,I207.6
  11. 夏丐尊散文研究,I207.6
  12. 周作人散文中的日本形象,I207.6
  13. 两位自由主义学者——胡适与周作人,I206.6
  14. 简媜散文研究,I207.6
  15. 孙樵散文研究,I207.6
  16. 家园、流亡、梦中的皈依,I207.6
  17. 张秀亚散文创作研究,I207.6
  18. 张培基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对比研究,H315.9
  19. 论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学的借鉴学习,J905
  20. 论勒克莱齐奥小说流浪意识的书写,I565.074
  21. 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命意识,I207.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散文、杂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