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

作 者: 王婷
导 师: 张欣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模糊控制 复合电源 优化算法
分类号: U469.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52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控制策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研究课题“电动汽车控制算法与基础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针对串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分别建立了串联和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模型及其相应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逻辑技术,制定了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构建了模糊推理器,用以确定发动机和电机的最佳转矩分配。以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UDDS、CHINA、NEDC三种循环工况的仿真结果显示,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模糊控制与电辅助控制相比,模糊控制下的整车燃油经济性分别提高9.3%、8.4%和7.6%。为实现模糊逻辑控制在实际HEV上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蓄电池高比能量和超级电容高比功率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复合电源模型,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避免电池大电流充放电和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率。在UDDS和NEDC循环工况下,分别对复合电源和单一的电池电源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复合电源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为71.4%、81.3%,而单一的电池电源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为43.2%、68.5%,复合电源的引入使得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提高28.1%和12.8%。综合考虑动力系统匹配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提出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组合优化算法,分别对以油耗为单目标和以油耗和排放为多目标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单目标优化前后进行对比,优化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油耗降低9.6%左右,排放也有所下降;多目标优化前后相比,优化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油耗下降约7.1%,而CO、HC和NO_x排放降低得比较多,优化后三者分别下降23.4%、5.6%和17.4%。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3
  1.1 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11-15
    1.1.1 国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11-14
    1.1.2 国内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14-15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5-21
    1.2.1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6
    1.2.2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6-20
    1.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20-21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21-23
第二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型及建模  23-45
  2.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型及特点  23-27
    2.1.1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型式  23-24
    2.1.2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型式  24-26
    2.1.3 混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型式  26
    2.1.4 不同结构型式的混合动力汽车特点  26-27
  2.2 部件建模  27-41
    2.2.1 能量存储装置的建模  28-34
    2.2.2 复合电源的结构及模型的建立  34-36
    2.2.3 发动机建模  36-40
    2.2.4 电机建模  40-41
  2.3 车辆行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43
  2.4 本章小结  43-45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  45-73
  3.1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制定  45-54
    3.1.1 扭矩分配算法  46-48
    3.1.2 电机控制算法  48-49
    3.1.3 发动机-发电机组控制算法  49-54
  3.2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制定  54-62
    3.2.1 不同工作模式的分析  55-56
    3.2.2 AMT换挡规律的确立  56-61
    3.2.3 电辅助控制策略的制定  61-62
  3.3 复合电源控制策略的制定  62-65
  3.4 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  65-71
    3.4.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65-67
    3.4.2 HEV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模型的搭建  67-69
    3.4.3 模糊控制策略在advisor中的实现  69-71
  3.5 本章小结  71-73
第四章 仿真分析  73-99
  4.1 仿真模型验证  73-74
    4.1.1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型的验证  73-74
    4.1.2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型的验证  74
  4.2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74-82
    4.2.1 动力部件功率分配和转速变化情况  79-80
    4.2.2 动力部件工作点的分布情况  80-82
  4.3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82-86
    4.3.1 UDDS循环工况仿真分析  82-84
    4.3.2 中国公交循环工况仿真分析  84-86
  4.4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参数对HEV整车性能的影响  86-89
    4.4.1 结构参数对HEV整车性能的影响  86-88
    4.4.2 控制策略参数对HEV整车性能的影响  88-89
  4.5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不同储能装置的仿真分析  89-95
    4.5.1 荷电状态SOC值的对比  89-90
    4.5.2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对比  90-92
    4.5.3 复合电源仿真分析  92-95
  4.6 不同控制策略的比较  95-96
  4.7 本章小结  96-99
第五章 组合优化算法的研究  99-113
  5.1 优化算法概述  99-102
    5.1.1 遗传算法概述  100-101
    5.1.2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101-102
  5.2 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102-104
    5.2.1 设计变量的确定  102
    5.2.2 约束条件的确定  102-103
    5.2.3 优化目标的确定  103-104
  5.3 组合优化算法的编程  104-106
  5.4 优化结果分析  106-110
    5.4.1 单目标优化的结果分析  107-109
    5.4.2 多目标优化的结果分析  109-110
  5.5 本章小结  110-113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13-115
参考文献  115-119
作者简历  11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  119-123
学位论文数据集  123

相似论文

  1.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
  2.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3.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4.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5.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实现,TP273.4
  6.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7. 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TM61
  8.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追踪,TM61
  9. 片状农业物料滚筒干燥控制系统研究,S226.6
  10. 一种多用途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研究,S24
  11. 药品扩散中的优化控制及其数值方法,R91
  12. 融合粒子群和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TP18
  13. 板球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TP13
  14. 石灰石湿法脱硫性能指标在线监测与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X701.3
  15. 基于线源模型的交通大气污染研究,X51
  16. 矿用电动机软起动器实验装置设计,TM343.2
  17. 基于DSP的石材加工用摆式砂锯机电机节能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TM343
  18. 中密度板纤维干燥系统与PLC控制系统设计,TP273
  19. 立体车库实验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U491.71
  20.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F276.44
  21. 结合蚁群算法与基于划分的DBSCAN聚类算法的研究,TP311.13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汽车工程 > 各种汽车 > 各种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