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分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

作 者: 张书然
导 师: 杨季冬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分子光谱分析 吩噻嗪类化合物 化学计量学 同时测定
分类号: O63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子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分子与电磁辐射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测量由此产生的反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及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具有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尤其是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因其高灵敏和简便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光谱技术在处理复杂体系中多组分的同时测定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需要先经过繁琐的化学分离,然后分别测定。近年来兴起的混合物多组分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分子光谱法多采用导数技术、偏振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及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等技术手段,以达到同时测定的目的。吩噻嗪类化合物主要作为抑制中枢、抗精神病药和抗组胺药及染色剂被广泛使用。论文工作以多种吩噻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着RRS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荧光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以及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对其多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及其分析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吩噻嗪类多组分混合物体系反应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提出了几种对多组分吩噻嗪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归纳如下:1.同多酸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3种同多酸钼酸铵(AM)、钨酸钠(ST)和偏钒酸铵(AV)均可与盐酸氯丙嗪(CPH)和盐酸异丙嗪(PMH)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但3种同多酸体系的灵敏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钼酸铵体系(pH1.1)最高,偏钒酸铵体系次之(pH 5.20),钨酸钠体系最低(pH4.0)。故以钼酸铵为RRS探针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与钼酸铵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的最大RRS散射峰均在365 nm处,且2组分的RRS光谱强度具有加和性,其差异仅在于两RRS光谱强度随浓度的线性增幅不同,据此可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同原射线的计量分析法,从而可对2种吩噻嗪类药物进行同时测定,其检出限(3σ)分别为4.5 ng·mL-1(CPH)和7.7 ng·mL-1(PMH),其线性范围均为0.03~2.4μg·mL-1。本文还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方法用于血清、尿样和非那根止咳糖浆中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同时测定取得满意结果。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均能与2种吩噻嗪类药物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且它们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其最大散射峰均位于276 nm,另在360 nm附近均有一个相对强度较低的散射峰;6种体系的散射强度(△IRR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CPH或PMH的浓度成正比。而且当CPH与PMH以1:1比例混和成系列不同浓度与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surfactant,AS)反应时,在276 nm处△IRRS在一定范围内也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表明它们的RRS光谱强度具有加和性,据此可建立混和物体系的标准曲线,进而可求得混和物的总量。研究还发现在CPH和PMH与3种AS反应时,CPH-AS体系散射强度均明显大于PMH-AS体系,因而可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同原射线分析法。但3种AS体系的灵敏度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含有芳环的SDBS体系的最灵敏,SDS体系次之,SLS体系最低。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SDBS为ILRS探针的同原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2种吩噻嗪类药物,方法对2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检出限(3σ)分别为8.3 ng·mL-1(CPH)和11.5 ng·mL-1(PMH),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3~3.6μg·mL-1和0.06~3.2μg·mL-1。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并以SDBS体系为例,讨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基于SDBS与CPH和PMH的离子缔合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2种吩噻嗪药物的新方法。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可用于药物制剂、非那根止咳糖浆和尿样中CPH和PMH的同时测定。3.偏最小二乘法(PLS)-胶束增敏荧光法同时测定多种吩噻嗪类药物的研究在pH为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盐酸氯丙嗪(CPH)、盐酸异丙嗪(PMH)和盐酸三氟拉嗪(TFPH)3种吩噻嗪类药物形成胶束体系,使其荧光显著增强。但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荧光光谱重叠严重,彼此干扰。为此,在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中引入了化学计量学技术,采集荧光光谱数据建立不同数学模型,如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和经典最小二乘(CLS)等,用这些模型来分辨重叠光谱,并对它们的分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该三组分体系中,PLS模型的分辨效果和各组分浓度的预报结果最好,RPET为3.6%。据此,提出了同时测定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新方法。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0μg·mL-1(CPH)、0.0~4.80μg·mL-1(PMH)和0.0~4.00μg·mL-1(TFPH);检出限(3σ)分别为10.40μg·mL-1(CPH)、9.53μg·mL-1(PMH)和6.18μg·mL-1(TFPH),相关系数在0.9969~0.9990之间,线性关系较好。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对模拟样品中3组分的同时测定,其中校正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3%、4.0%和2.80%,预测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0%、4.20%和3.30%。用于药物制剂和尿样中CPH、PMH和TFPH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4.亚甲蓝和天青A与AuCl4-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导数-同步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酸性介质中,亚甲蓝(MB)和天青A(AA)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1,2-二氯乙烷萃取后,以△λ=20 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并采用一阶导数处理,2个缔合物分别在683和608 nm附近出现峰值并能很好分开,且荧光强度分别与MB或A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2种吩噻嗪衍生物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检出限(3σ)分别为7.9 ng·mL-1和17.8 ng·mL-1,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8μg·mL-1和0.06~5.8μg·mL9-1)。本文研究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简单、快速,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用于尿样和azureⅡ中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3
第一章 绪论  13-51
  第一节 分子光谱法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概述  13-24
    1.1 扩大组分间物理化学性质差异  14
    1.2 多波长法  14-16
    1.3 导数光谱法  16
    1.4 化学计量分析法  16-24
    1.5 其它技术  24
  第二节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24-31
    2.1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24-25
    2.2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5-26
    2.3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主要分析方法  26-31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31-32
  参考文献  32-51
第二章 同多酸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51-65
  1 实验部分  52
    1.1 仪器和试剂  52
    1.2 实验方法  52
  2 结果与讨论  52-59
    2.1 RRS光谱  52-54
    2.2 适宜反应条件的选择  54-56
    2.3 离子缔合反应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56-58
    2.4 标准曲线  58-59
  3 分析应用  59-62
    3.1 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59-61
    3.2 CPH和PMH的同时测定  61-62
  4 本章小结  62-63
  参考文献  63-65
第三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65-79
  1 实验部分  66-67
    1.1 仪器和试剂  66-67
    1.2 实验方法  67
  2 结果与讨论  67-73
    2.1 RRS光谱  67-68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68-70
    2.3 离子缔合反应及对RRS光谱的影响  70-72
    2.4 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72-73
  3 分析应用  73-76
    3.1 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的建立  73-74
    3.2 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74
    3.3 实际样品的同时测定  74-76
  4 本章小结  76-77
  参考文献  77-79
第四章 偏最小二乘法(PLS)-胶束增敏荧光法同时测定多种吩噻嗪类药物的研究  79-91
  1 实验部分  80-81
    1.1 仪器和试剂  80
    1.2 实验方法  80-81
  2 结果与讨论  81-88
    2.1 激发与发射光谱  81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81-84
    2.3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84-85
    2.4 校正模型的建立  85-86
    2.5 模拟试样分析及不同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报能力的比较  86
    2.6 主因子数的选择  86-87
    2.7 实际样品分析  87-88
  3 本章小结  88-90
  参考文献  90-91
第五章 亚甲蓝和天青A与AuCl_4~-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导数-同步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91-101
  1 实验部分  91-92
    1.1 仪器和试剂  91-92
    1.2 实验方法  92
  2 结果与讨论  92-97
    2.1 离子缔合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92-95
    2.2 MB和AA与AuCl_4~-形成缔合物的光谱特征  95-96
    2.3 标准曲线  96-97
  3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97-98
    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97
    3.2 分析应用  97-98
  4 本章小结  98-99
  参考文献  99-101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1-103
致谢  103

相似论文

  1.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2.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R587.1
  3.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X830.2
  4. 甲氧基卟啉的合成及在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O629.73
  5. 三维二阶校正算法及其应用研究,O652
  6. 肠癌和肝癌特征代谢模式研究,R735
  7. 双组分混合体系中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P714.4
  8.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研究,S226.5
  9. 化学计量学在某些中药或食品指纹图谱中的应用,R284
  10. 伏安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某些药物混合物的定量分析,TQ460.72
  1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及其结合PL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O657.3
  12. 化学计量学—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在某些食品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O657.32
  13. 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几种药物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R96
  14. 几种抗菌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R96
  15. 基于激光拉曼镊子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O433.4
  16. 农药(兽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及其分析测定,S859
  17. 常用食品添加剂高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TS207.3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脂肪酸代谢谱的研究,R587.1
  19. 联用色谱在中药及血浆氨基酸中的应用研究,R284
  20. 近红外在线监测技术用于核壳乳液聚合的研究,O632.32
  21. 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Q5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杂链聚合物 > 杂环链聚合物(链上含有杂环的聚合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